![banner_ad_1](/web/img/banner_ad_1.jpg)
2022公共基礎(chǔ)知識文學(xué)歷史:先秦時期著名治世
在歷史各個朝代的興衰交替中,既有不知民間疾苦的皇帝,也有勵精圖治使國家發(fā)展蒸蒸日上的皇帝。今天我們就按照歷史順序先來介紹一些先秦時期的治世。
一、夏朝
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是夏朝,大禹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啟成為了“家天下”的開端,但同時也避免了王位更替中的部落爭端,出現(xiàn)了夏朝的“禹啟之治”,夏朝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治世就是“少康中興”。
歷史上的中興皇帝都是從前一任君主手里接手一個爛攤子,才有了中興的說法,比如少康的父親太康著名的歷史事件就是“太康失國”,因?yàn)樘堤矚g出游打獵導(dǎo)致國家治理不好,權(quán)利也逐漸被大臣把控,甚至有時太康打獵一百多天也不回城,所以被另一個部落首領(lǐng)后羿取代當(dāng)了國王。
少康本來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力量,還要不斷躲避當(dāng)時國王寒浞的追殺,但最終憑借自身努力得到姻親的認(rèn)同,招攬?jiān)?jīng)朝中的老臣,蓄養(yǎng)忠心的死士刺客,在之后先派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間諜女艾不斷獲得寒浞的情報(bào),最終讓少康戰(zhàn)勝了寒浞重新成為了夏朝的君主,當(dāng)了國王以后少康認(rèn)識到疏忽朝政的危害,勤于治理國家,于是史稱“少康中興”。
二、周朝
夏朝最后一個君王桀荒淫殘暴,面對國家內(nèi)憂外患不思進(jìn)取,反而不斷修筑亭臺樓閣,大肆從民間搜刮美女,寵信奸臣,將自己比作天上的太陽,人民就像不能失去太陽一樣不能失去自己,而事實(shí)是人民百姓恨不得時時指著太陽咒罵為什么太陽還不墜落。
商湯又被稱為成湯,曾是夏朝的殷墟部落首領(lǐng),隨著夏桀的愈發(fā)殘暴,成湯在替夏桀征討其他部落的時候也總是故意打敗仗,最后直接推翻了夏桀的暴政建立了商朝。
相傳成湯常懷憐憫之心,在狩獵的時候反對大家四面張網(wǎng)將獵物包圍捕獵殆盡,只采取三面張網(wǎng)捕獵,有就有了網(wǎng)開一面的這個說法。在成為國家君主以后他也保持了這種憐憫慈愛之心,任用名臣伊尹,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史稱“成湯之治”。
商朝前期的都城訂立在亳城,在現(xiàn)在的河南商丘附近,之后因?yàn)橥跷焕^承的爭端(一說因?yàn)辄S河下游水患)曾經(jīng)頻繁遷都,直到盤庚要求將都城遷往殷地(今河南安陽),才終止了這種紛亂的局面。盤庚這次遷都將都城向黃河上游靠近,同時在遷都過程中軟硬兼施,剪除了大量作反叛亂的貴族,改善了國民的生活環(huán)境,在歷史上既被稱為“盤庚遷殷”又被稱為“盤庚中興”。
三、周朝
自武王伐紂建立起周朝以后,雖然使國家安定有序起來,但是周武王死的時候,繼任者周成王年齡還太小,沒有辦法獨(dú)立掌管整個國家,所以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代行國政輔佐成王。
周公在輔政期間一心一意的治理國家,有的時候忙到頭發(fā)洗到一半得停下來握著濕漉漉的頭發(fā)接見來訪大臣,吃飯吃到一半吐出嘴里的飯菜去處理政事,曹操曾寫詩“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贊揚(yáng)周公。輔政期間他曾平定各地叛亂,制定分封制按照遠(yuǎn)近親疏關(guān)系將天下土地分封給分封者,鞏固王權(quán)統(tǒng)治,同時命人制定禮儀宗法來教化人民,這也成為后來儒家信奉的“周禮”。
待到周成王成年,周公又還政給成王,周成王依照周公的治理方式將周朝繼續(xù)推向鼎盛,一直延續(xù)到周成王的兒子周康王,史稱“成康之治”。
【試題演練】下列事件按照歷史順序排列錯誤的是( )。
A.盤庚遷殷-帝辛自焚-烽火戲諸侯
B.太康失國-少康中興-光武中興
C.成康之治-少康中興-明章之治
D.成湯之治-成康之治-太康之治
【答案】C【解析】夏朝太康失國之后,太康的兒子少康當(dāng)上國王被稱為少康中興。
成湯誅滅夏朝建立起商朝開啟了成湯之治,到王位幾經(jīng)更替?zhèn)鞯奖P庚,盤庚將都城前往殷地。
周武王討伐商紂王使得商紂王(又稱帝辛)自焚,建立起西周,周武王的兒子得到周公旦的輔佐開啟了成康之治,西周最后一位皇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最終使西周滅亡。
明章之治指東漢光武中興以后漢明帝、漢章帝時期的治世,使得東漢走向鼎盛。
太康之治指司馬懿之孫司馬炎,晉朝開國皇帝,在位期間精于治理國家使社會繁榮。
ABD排列順序正確,故本題答案為C。
【知識點(diǎn)撥】:不同歷史時期的歷史背景,歷史治世需要大家有所積累才能熟練應(yīng)對此類歷史排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