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判斷推理邏輯判斷真假話考點及解題技巧
知識引導
真假話問題是行測判斷推理中比較常見的一個題型,是指關(guān)于一件事的描述出現(xiàn)了幾種說法或者情況,且最終告訴你其中只有一句真話,或一句假話,或者兩句真話兩句假話。這種題型考查的是考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在沒有學習解題方法之前,如果盲目推理和猜測會浪費考生大量的時間,而且正確率也不高。實際上,真假話問題的解題技巧總結(jié)起來就是六個字:一找二繞三回!
一找:找矛盾關(guān)系。矛盾關(guān)系必有一真一假,在一道真假話題目中找到矛盾就能確定這兩句話一真一假,但是找到矛盾后暫時并不能確定誰真誰假;
二繞:繞開矛盾,分析其他句子真假性。真假話問題題干會說明有幾真幾假,矛盾關(guān)系雖然不能確定誰真誰假,但是我們可以確定除矛盾之外的命題是真是假;
三回:回到矛盾。在確定其他命題真假后,我們可以得到確定信息,由此可以回到矛盾判斷到底誰真誰假。
命題中常見的矛盾關(guān)系
1.直言命題:所有是與有些非互為矛盾所有非與有些是互為矛盾某個是與某個非互為矛盾
2.聯(lián)言命題:p且q的矛盾,非p或非q
3.選言命題:p或q的矛盾,非p且非q
4.假言命題:p(充分條件)?q(必要條件)的矛盾,p且非q
練習題
例1:在超市里有四個存物柜,打開柜子后發(fā)現(xiàn),第一個柜子里寫著:“所有的柜子里都裝著購物袋”;第二個柜子里寫著:“本柜子里有購物禮品”;第三個柜子里寫著:“本柜子里沒有食品”;第四個柜子里寫著:“有些柜子里沒有購物袋”。
如果只有一個柜子里的描述是真實的,以下肯定為真的是:( )
A.所有的柜子里都有購物袋
B.所有的柜子里都沒有購物袋
C.所有的柜子里都沒有購物禮品
D.第三個柜子里有食品
【答案】D【解析】“一找”確定第一個柜子和第四個柜子的描述矛盾,必有一真一假;“二繞”由只有一個柜子里的描述是真實的,可知四個柜子存在一真三假,那么第二個柜子和第三個柜子的描述均為假,則第二個柜子里無購物禮品且第三個柜子里有食品,即D項為真。故答案為D。
例2:某機關(guān)年終考核時,群眾對周、吳、鄭、王四位處長的考核結(jié)果有多種說法,其中,只有一種說法是正確的。①如果周處長考核優(yōu)秀,那么吳處長考核也優(yōu)秀;②考核優(yōu)秀者是鄭處長;③考核優(yōu)秀者是周處長,但吳處長考核不是優(yōu)秀;④考核優(yōu)秀者是周處長或王處長。
以下哪項一定為真(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解析】第一步找到矛盾:①和③互為矛盾,所以①和③中一定是一真一假,第二步繞開矛盾:由“其中,只有一種說法是正確的”可知其他說法均為假,即②和④為假話,則“考核優(yōu)秀者是鄭處長”與“考核優(yōu)秀者是周處長或王處長”為假,那么事實上,是考核優(yōu)秀者不是鄭處長,不是周處長,也不是王處長。第三步回到矛盾:因為考核優(yōu)秀者不是周處長,所以得出③為假,則①為真,所以,為真的是①,選A。
例3:在索萊島上,有四個草屋,每個草屋的門上掛著一塊牌子。第一塊牌子上寫著:“有些草屋中沒有食物”。第二塊牌子上寫著:“該草屋中沒有獵槍”。第三塊牌子上寫著:“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第四塊牌子上寫著:“該草屋中有草藥”。索萊島上的游客發(fā)現(xiàn),四塊牌子中只有一塊牌子上寫著真話。
由此可以推出:( )
A.四個草屋中都有草藥
B.四個草屋中都有食物
C.第三個草屋中有獵槍
D.第四個草屋中沒有草藥
【答案】D【解析】通過對題干的整理,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草屋中沒有實物”與“所有草屋中都有食物”是矛盾命題,必有一真一假?,F(xiàn)已知四句話只有一句真話,因此第二塊牌子上寫著:“該草屋中沒有獵槍”和第四塊牌子上寫著:“該草屋中有草藥”都是假的,即得到“二有獵槍”和“四沒草藥”為真,D項正確。
邏輯判斷之樸素邏輯的真假話問題
假設(shè)法
對于找不到矛盾關(guān)系的真假話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假設(shè)其中一句話為真話或假話,從而判斷其推出的結(jié)論與題干是否矛盾關(guān)系。如果與題干條件矛盾關(guān)系,則假設(shè)不成立,如果推出的結(jié)論符合題干的條件,則假設(shè)成立,題目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接下來我們通過具體的題目一起感受一下:
【例1】A、B、C、D為四位漂亮女生,她們喜歡穿漂亮衣服,某天,她們穿的衣服顏色各不相同,有黃色、綠色、藍色和紅色四種。在問到她們各自衣服的顏色時,A說:“B的衣服不是黃色的?!盉說:“C的衣服是綠色的?!盋說:“D的衣服不是藍色的?!盌說:“A、B、C三人中有一個人的衣服是綠色的,而且只有這個人說的是實話?!?/span>
如果D說的是實話,那么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C的衣服是藍色的,D的衣服是綠色的
B.B的衣服是藍色的,C的衣服是紅色的
C.A的衣服是綠色的,B的衣服是紅色的
D.D的衣服是綠色的,A的衣服是紅色的
【答案】C【解析】由D的話可知,說實話的人的衣服是綠色的。只有B說的話提到了綠色,可以此為突破口進行假設(shè)。假設(shè)B說的話為真,則B、C的衣服都是綠色,與只有一人的衣服是綠色的矛盾關(guān)系,故假設(shè)不成立。所以B的話為假,可以確定C的衣服不是綠色,確定C說假話,則D的衣服是藍色的。A、B、C三人中有一個人說的是真話,則只有A說真話,穿綠衣服的只能是A,故B的衣服不是黃色的,是紅色的。C的衣服是黃色的。故答案選C。
代入排除法
真假話問題除了上述幾句話有真有假的情況外,也存在一種半真半假情況,即一個人說了兩句話,一句真話,一句假話。對于這類的題目如果選項的信息全面且確定,我們可以通過代入排除法做題,也就是假設(shè)選項為真,看是否滿足題干所有表述均半真半假,若滿足,則為正確選項,我們一起來看一道例題:
【例2】某機關(guān)田徑運動會有3個短跑項目,分別是60米、100米和200米。老張、老王和老李分別參加了其中的一種,而且三人參賽的項目還不一樣。小張、小王和小李作了以下猜測:
小張:老張參加了60米,老王參加了100米。
小王:老李沒參加100米,老王參加了60米。
小李:老張沒參加60米,老王參加了200米。
如果他們的猜測都對了一半,則以下哪項為真( )?
A.老張、老王和老李分別參加200米、100米和60米
B.老張、老王和老李分別參加60米、200米和100米
C.老張、老王和老李分別參加100米、60米和200米
D.老張、老王和老李分別參加200米、60米和100米
【解析】A。代入選項A老張、老王和老李分別參加200米、100米和60米。則小張前半句錯,后半句對;小王前半句對,后半句錯;小李前半句對,后半句錯。滿足題干每個人都猜對了一半,則A為正確選項。故本題答案A。
速解真假話問題
第一步:識別題型特征
真假話類的題目,題干特征十分鮮明。一般是題干給出多個條件,并限定條件中只有幾真或只有幾假。當我們在題干中,發(fā)現(xiàn)有類似的表述時,則可以判斷是真假話問題的題型。
第二步:把握方法,快速解題
通過題干特征識別題型后,第二步就是要找準方法。解這類題型可以使用“一找二繞三回”的解題方法。接下來,我們拿道題目來演示一下。
【例題】某次足球比賽前,甲、乙、丙、丁四位運動員猜測他們的上場情況。
甲:我們四人都不會上場;
乙:我們中有人會上場;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上場;
?。何視蠄觥?/span>
四人中有兩人猜測為真,兩人猜測為假,則以下哪項斷定成立( )?
A.猜測為真的是乙和丙
B.猜測為真的是甲和丁
C.猜測為真的是甲和丙
D.猜測為真的是乙和丁
【答案】A【解析】第一步:先識別題型,我們可以看到題干中有四個條件,真假情況為兩真兩假,是真假話問題題型。第二步:運用“一找二繞三回”方法解題:①需要找到四句話中的矛盾關(guān)系:甲、乙的猜測存在矛盾,必為一真一假。②這兩句話誰真誰假不確定,因此繞開這對矛盾命題分析其他命題的真假性,那么剩下的丙和丁一定是一真一假。但是我們并不能確定乙和丁誰真誰假,可以借助假設(shè)法來判定。因為丁所說的話只涉及丁一個人,假設(shè)較為簡單,所以假設(shè)丁的猜測為真,則丙的猜測為假。當丁的猜測為真時,丁會上場。那么乙和丁至少有一人上場也為真,即丙的猜測也為真,與丙和丁的猜測一真一假的要求不符,這種假設(shè)不成立。所以丁的猜測為假,丙的猜測為真。由丁不會上場,再結(jié)合丙猜測可知乙上場。③帶著推出的結(jié)論回到甲乙這對矛盾命題中,可以推知甲的猜測為假,乙的猜測為真。故本題選A。
【點撥】當我們看到真假話的題目時,可用“一找二繞三回”的解題方法。
①“找”——找矛盾關(guān)系,利用矛盾關(guān)系一真一假作為解題的突破口。
②“繞”——繞開矛盾關(guān)系,判斷剩下命題的真假性(利用矛盾關(guān)系限定命題真假性的范圍后,如果仍不能確定其余命題的真假,可以借助假設(shè)法來判定。)
③“回”——帶著推出的結(jié)論回到矛盾關(guān)系判斷其真假性。
通過例題的講解,相信大家已經(jīng)掌握了“一找二繞三回”這個解題方法,當然要想在考試時快速鎖定正確選項,還需要大家在后續(xù)的備考過程中加強練習,熟練掌握,各位小伙伴趁熱打鐵,練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