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范文賞析
申論范文:市民穿睡衣出行被城管曝光
【背景事件】
此前安徽省A市城市管理局在其便民服務平臺“A市城管服務超市”微信公眾號上以“曝光不文明行為,提高市民素養(yǎng)”為題,公開曝光共計15人次不文明行為,其中有7位市民因“穿睡衣出行”被公開曝光。
此次曝光不文明行為包括A市民穿睡衣出行、不文明躺臥、不文明遛狗、占道經(jīng)營、違規(guī)發(fā)放小廣告和聚眾打牌。曝光信息中標注了不文明行為人的姓氏、打碼處理的身份證號和不文明行為發(fā)生地,并針對被曝光的15位不文明行為人,公布了清晰的正面照片。
目前,該公號已刪除上述文章。
【聚焦觀點】
@北京青年報:“曝光穿睡衣出行”是為文明而來,但此舉本身卻不是一道文明風景。這也反映出一些地方文明建設存在的一個老問題,那就是急于求成、過于簡單,總是試圖用粗暴方式來畢其功于一役地解決所有問題。此事再次提醒我們,文明是一種結果,也是一種過程,只有用文明的方式,才能真正培育出文明之花。
@封面新聞:隨機街拍,立即聯(lián)動身份曝光,這是對人臉識別系統(tǒng)下公眾隱私安全提出更高警示。技術雙刃,規(guī)范使用,外部監(jiān)督,或比黑科技本身,更值得輿論持續(xù)關注。
@中國青年報:在這起事件中,問題的根源,就在于城管部門越過了公權力的邊界,濫用手中的權力。盡管城管部門可能覺得自己的初衷是好的,是為了促進“文明建設”,但民眾在乎的,從來都不是有關部門行使權力的動機,而是相關政策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
@南方都市報: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政府部門泄露公民個人隱私的報道頻頻見諸報端。比如,南都曾報道,山東高密、湖北黃石、內蒙古包頭、廣東東莞等多地政府在官網(wǎng)公示人員名單時,存在公民完整身份證號碼泄露問題。
【深度分析】
(一)本質:權力的濫用。
(二)關注點:市民穿睡衣出行遭城管局曝光有何危害?
1. 侵犯當事群眾的個人隱私。
2. 政策的合法性存在問題。
3. 不斷侵蝕政府的公信力。
【試題模擬】
近日,安徽省A市城市管理局在其微信公眾號上公開曝光共計15人次不文明行為,其中7位市民“穿睡衣出行”引發(fā)關注。曝光信息中包括當事人姓氏、身份證號,以及清晰的正面照片。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安徽A市城市管理局將穿睡衣出行的7位市民相關個人信息曝光,該事件經(jīng)新聞媒體報道后,評論者眾,觀點也不盡相同。我認為該部門這樣做的出發(fā)點并不為過,但具體做法存在明顯的問題,值得相關政府部門警醒。
A市城管為了推進文明城市的建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養(yǎng),結合大數(shù)據(jù)、人臉識別、互聯(lián)網(wǎng)+等現(xiàn)代科技,曝光一系列不文明行為,也算得上是地方政府部門的與時俱進,是城市管理方式的一種創(chuàng)新。
另外,客觀來說,這件事情引發(fā)了媒體、群眾的熱議,讓社會再一次聚焦在
群眾的文明素養(yǎng)、現(xiàn)代科技的隱私保護以及政府權力的邊界等一系列問題,給社會大眾提了一個醒,給政府部門敲響了警鐘。
但不得不說出發(fā)點良善,并不代表這件事情本身沒有問題。相關輿情發(fā)生后,涉事城管部門緊急發(fā)布了“致歉聲明”,承認“內容和方式欠妥”就說明了這一點。
首先,A市城管部門曝光穿睡衣出行的7位市民相關個人信息對被曝光的群眾造成了危害。當事人的姓名、身份證號以及清晰的正面?zhèn)€人照片被公布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即使及時刪除,也已經(jīng)不可避免地留下痕跡,這嚴重侵犯了當事人的隱私,會對當事人的生活造成不便,甚至可能引發(fā)其心理問題。
其次,該政策的合理性、合法性存在問題?!按┧鲁鲂小焙碗S地吐痰、不文明遛狗、占道經(jīng)營等行為不管是從問題的性質上還是程度上都明顯不同,對于“睡衣”的認定也難以有統(tǒng)一的標準,這也不是城市管理部門的業(yè)務范圍。同時對于群眾來說,“法無禁止即可為”,對于政府來說,“法無授權不可為”,A市城管的行為已經(jīng)涉嫌公權侵犯私權。
最后,類似這樣的行為并非A市城管所獨有,地方政府的越權行為直接損害受影響群眾的切身利益,但最終消耗的卻是政府的公信力。政府的公信力一旦受損,要想恢復和重塑,恐非易事。
要想解決這類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用樸實生動的語言強調城市管理的關鍵之所在。地方政府在城市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多下點功夫,避免一刀切的簡單粗暴做法。只有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才能在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行穩(wěn)致遠。
第二,大力推進法治政府的建設。在建設法治中國的過程中,政府需要帶頭守法,對法律保持敬畏之心,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政府只有依法行政,政策只有具備合法性,才可能為群眾所接受。
第三,從根本上說,要想提升人民群眾的文明素養(yǎng),需要做好宣傳教育引導工作。政府部門可以結合文明城市的建設,挖掘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通過融媒體平臺對群眾實行入腦入心的宣傳。學校在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從小培養(yǎng)“講文明,樹新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申論范文論述技巧表達:教師減負
【熱點概況】
1.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huán)境的若干意見》,并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huán)境的若干意見》從進一步提高認識、統(tǒng)籌規(guī)范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統(tǒng)籌規(guī)范社會事務進校園、統(tǒng)籌規(guī)范精簡相關報表填寫工作、統(tǒng)籌規(guī)范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事宜、強化組織保障等六個方面,要求進一步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為教師安心、靜心、舒心從教創(chuàng)造更加良好環(huán)境。省級黨委和政府要根據(jù)本《意見》精神,列出具體減負清單,扎實推進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工作取得實效
【主流觀點】
@人民時評:《意見》統(tǒng)籌規(guī)范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社會事務進校園、精簡相關報表填寫工作,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事宜等方面提出20項事務舉措,旨在把寧靜還給學校、把時間還給教師,相關意見的發(fā)布,體現(xiàn)了遵循教師規(guī)律的內在要求,也契合了教師事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優(yōu)化教育教學環(huán)境,讓老師安心、熱心、舒心、靜心從教,回歸教育的本質,堅守教育的初心,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配置到教書育人的主業(yè),立德樹人的使命上來。
@新華社:2019年是中央確定的“基層減負年”。對于教育系統(tǒng)來說,讓教師從沉重的、不合理的負擔中解放出來,把時間還給教師,把寧靜還給校園,按照教育教學規(guī)律來辦事,無疑是最給力的“減負”。
@中國青年報:此次頒布的《意見》采取“清單管理”方式,明確進校事項,是對此前地方隨意給教師布置各種非教學事務的約束。沒有列入清單的檢查、考核事項將不得再進入校園。如果能切實做到《意見》確定的減半目標,將有力減輕教師的負擔,讓教師回歸教書育人。
【深度分析】
(一)關注點一:《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huán)境的若干意見》的意義。
1.中小學教師減負意見的出臺,有利于切實減少對中小學校和教師不必要的干擾,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讓教師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工作,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2.有針對性地解決了目前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加強教師統(tǒng)籌管理中的一系列機制性問題,標志著中小學教師管理制度建設體系日益趨向完善;
3.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牢固樹立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的理念,呼吁社會各界把寧靜還給學校,把時間還給教師,這既是積極回應基層一線教師熱切期盼的迫切需要,也是弘揚全社會尊師重教,推進教育事業(yè)公平而有質量發(fā)展的迫切需要。
(二)關注點二:實施《意見》要注意的問題
1. “減負”減出實效,得從關鍵處著手,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 摸清負擔來自何處。教師負擔重,既有教育系統(tǒng)自身原因,也有治理體系不完善和治理能力不足等深層次原因,問題的根子還是出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上。
3. 減負不等于教師就沒有了負擔
(三)關注點三:落實《意見》的對策和意見
1. 各地要因地制宜,列出具體減負清單,確保減負工作落地見效。
2. 上級部門改變理念,從“管理”教師轉變?yōu)椤胺铡苯處煛?/span>
3. 教師要進一步加強修養(yǎng),增強責任意識。
4. 政府要加強監(jiān)督政策落實,嚴肅問責機制
5. 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
【試題模擬】
1.2019年,基層減負年。歲末年底,我們也迎來了教育減負的“重磅”新聞。日前,中辦、國辦印發(fā)《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huán)境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當前,我國中小學教師的額外工作負擔過重,各種督查、檢查、評比、考核等事項名目多、頻率高,各類調研、統(tǒng)計、信息采集等活動交叉重復、布置隨意。還有一些地方和部門,在落實安全穩(wěn)定、掃黑除惡、創(chuàng)優(yōu)評先等工作時,經(jīng)常向學校和教師攤派任務,影響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占用教師大量時間、耗費大量精力。此時《意見》的出臺對老師來說猶如久旱逢甘霖?!兑庖姟窞榻處煖p負,全面清理整頓進入學校的各項檢查、考核、評比活動,取消各種和教育教學無關的社會活動,凈化教學環(huán)境,把時間和精力還給老師,這對老師來說可真是一大幸事。
《意見》的出臺首先是貫徹落實基層減負的重大部署,有利于切實減少對中小學校和教師不必要的干擾,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讓教師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工作,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其次是為了加強制度建設,為中小學教師減負增能,有針對性地解決目前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加強教師統(tǒng)籌管理中的一系列機制性問題,標志著中小學教師管理制度建設體系日益趨向完善。再次是為弘揚尊師重教,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弘揚全社會尊師重教,推進教育事業(yè)公平而有質量發(fā)展的迫切需要。
出臺后引發(fā)社會高度關注和討論,在落實教師減負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減負”減出實效,得從關鍵處著手,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另一方面要摸清負擔來自何處。要認清楚為中小學教師減負的問題根源,既有教育系統(tǒng)自身原因,也有治理體系不完善和治理能力不足等深層次原因,問題的根子還是出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上。因此,要徹底做好“減負”這件事,可能還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各地要因地制宜,列出和細化具體減負清單,避免“一刀切”。中小學教師面臨的額外的工作負擔來自方方面面,必須厘清責任,堅持剛性治理。推進教師減負,要向最典型、最緊迫的問題“開刀”,重點整治督查檢查評比考核、社會事務進校園、抽調借用人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確保減負工作落地見效。
第二,各組織各部門多方協(xié)同發(fā)力,才能“減”出實效。教師減負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涉及多部門多領域,不能光靠教育部門“單打獨斗”,各級政府職能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履行責任,把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推進。各部門要加強協(xié)作,全社會共同參與,大力倡導尊師重教新風尚,進一步營造理解教育工作、關心中小學教師發(fā)展的良好氛圍,才能讓老師們“輕裝上陣”。
第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教育部門及各級黨委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中小學教師教書育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大力倡導尊師重教,努力引導全社會進一步理解教育工作、關心中小學教師發(fā)展,共同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
第四,政府要加強監(jiān)督政策落實,嚴肅問責機制。要把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工作納入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督導之中,注重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以督促減,以減增效,指導各地做好落實工作。堅持定期督導與長期監(jiān)管相結合,將結果作為地方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參考,對于執(zhí)行不力、落實不到位的要嚴肅問責。
第五,改變理念,從“管理”教師轉變?yōu)椤胺铡苯處煛T诼鋵崱兑庖姟返幕A上,我們也應改變長期形成的“管理”理念,上級管理部門對基層學校應從“管理”逐漸向“服務”轉變,從硬件到軟件,全方位對學校對教師給予全力的支持。學校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搞好教學,用好的教育成果,向上級管理單位匯報,而上級管理單位則主要是為基層做好服務,通過為基層學校提供良好的服務,來進一步提高基層學校的教育教學能力。
最后,減負不等于沒有負擔,減負只是減掉中小學教師不應該承擔的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工作方式方法。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落實好教師的職責歸位。比如備課、教研、在職培訓等教育教學活動,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要按照《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guī)要求,立足教師教書育人職責,依法依規(guī)、明晰規(guī)范教師崗位職責的具體內容和制度規(guī)約,履職盡責,立德樹人。應相應的進一步提高工作的自覺性,真正地把“從教”當成自己的事業(yè)來做。總之,要想真正把《意見》落到實處,尚需各級教育部門的共同努力,單憑某一方面,恐怕都很難一下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