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精99精产国高潮|国产视频一二区|中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福利在线第一页高清区无码在线

banner_ad_1
2021公共基礎知識政治知識:為國選官 利國利民
2021-03-28 08:15
來源:政華教育

事業(yè)單位歷史文化常識部分涉及內容繁雜,但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一直都是考察的重點,一次清晰了解中國選官制度的演變過程。

1.世官制

又稱世卿世祿制,夏、商、周時期.它通過家族血緣關系來確定政府各級官員的任命,將官職限定在貴族范圍內,由貴胄子弟世代繼承祖上的權位.

2.軍功爵制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變法時所實行的封爵制度。秦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機制?!坝熊姽ふ撸饕月适苌暇簟敝福翰徽摮錾?、門第、階級和階層,都可以享受爵祿,軍功是享受爵祿賞賜的必要條件。

3.察舉制

漢武帝時建立和發(fā)展,其內容包括地方察舉和皇帝征召等.自下而上推舉稱為最主要的形式,以孝廉為重要考察科目,所以人們也常說“舉孝廉”.

東漢時期繼續(xù)實行察舉制,但隨著豪強地主勢力開始惡性膨脹,在選官制度日趨腐敗,出出現(xiàn)“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的腐朽局面.

4.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選官制度.又稱“九品官人法”,對地方人才的德才進行評定,列為九等.由于官職被為世家大族所壟斷,選官任人唯看門第家世,出現(xiàn)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等級森嚴的局面.

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度雖然在當時看起來比較完善,但其形式都是以官舉士,權操于上,百姓不得參與,民意無從體現(xiàn).

5.科舉制

科舉制是我國封建社會最重要的選拔官吏制度.始創(chuàng)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發(fā)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

【隋朝】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

產生過程:

隋文帝即位以后,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

隋煬帝始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

【唐朝】科舉制的完善

唐朝繼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舉制度.表現(xiàn)在:

(1)唐太宗時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

(2)武則天時首創(chuàng)了武舉和殿試;

(3)唐玄宗時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以后成為定制;把詩賦作為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利于唐詩的發(fā)展.

【北宋】科舉制的發(fā)展與改革

北宋初期進一步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

(1)嚴格了考試程序,考試分為鄉(xiāng)試、省試、殿試三級,并成為定制.

(2)簡化考試科目,進士科成為最主要的科目.

(3)在考試方法上實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

(4)擴大錄取名額.

【明清】科舉制的僵化

明清科舉三年一次,分為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三級.考中即為:舉人、貢士、進士。第一名分別是:解元、會元、狀元。明朝的科舉制,為了嚴厲控制士人的思想,科舉考試只從儒家的四書五經里出題.考生不能發(fā)揮自己的思想見解.答卷的文體有嚴格的規(guī)定,文章機械的分為八個部分,被稱做“八股文”.

明朝的科舉制,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扼殺了知識分子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精神,僵化了思想,嚴重阻礙了我國科技文化的發(fā)展,是造成我國社會發(fā)展緩慢、近代科技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試題展示與分析

《范進中舉》以描寫范進參加科舉考試為主線,生動刻畫了一個為功名利祿而神魂顛倒的科舉制度殉道者典型形象。下列與范進相關的表述,正確的是()

A. 范進參加的是會試,考中即為舉人,第一名為會元

B. 范進參加的科舉考試開始于唐朝武則天時期

C. 范進如果出生于1906年之后,就不會再有科舉制

D. 范進參加的是鄉(xiāng)試,考中即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

【答案】CD。解析:A錯誤、D正確。鄉(xiāng)試是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天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考后發(fā)正榜、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為解元,第二名到第十名稱“亞元”;會試是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為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第一名是會元,其他均為貢士。范進中的舉人,所以是鄉(xiāng)試。B錯,科舉制度始于隋朝。武則天時期首創(chuàng)武舉和殿試。C正確,1905年9月2日,袁世凱、張之洞奏請立??婆e制,以便億光學堂,咸趨時學。范進如果1906年后出生,科舉制度就已經廢止了。故本題答案為CD。


微信
QQ
公眾號
微博
聯(lián)系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