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web/img/banner_ad_1.jpg)
事業(yè)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之法律知識:法律練習題測評(三)
1.(多選)李大(未結婚,無子女,父母已去世)與李小是同胞兄弟,李小(病故)有三個女兒,分別是甲、乙、丙三人,甲育有一個兒子小甲,但甲在李小病故之前中年病亡。乙育有一女兒小乙,在李小治喪期間乙發(fā)生車禍死亡,在乙發(fā)生車禍之后李大由于傷心過度去世。在關于代位繼承和轉(zhuǎn)繼承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甲可以通過代位繼承來繼承李小遺產(chǎn)
B.小乙可以通過轉(zhuǎn)繼承來繼承李小遺產(chǎn)
C.丙可以繼承李大的財產(chǎn)
D.小乙可以繼承李大的財產(chǎn)
【答案】ABC。
【解析】A選項,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chǎn)份額。本題中,小甲的母親甲先于李小去世,因此小甲可以代位繼承甲應當繼承李小的財產(chǎn)。因此A選項正確。
B選項,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條,繼承開始后,繼承人于遺產(chǎn)分割前死亡,并沒有放棄繼承的,該繼承人應當繼承的遺產(chǎn)轉(zhuǎn)給其繼承人,但是遺囑另有安排的除外。本題中,小乙的母親乙在李小去世后,遺產(chǎn)分割前去世,因此,小乙可以通過轉(zhuǎn)繼承方式繼承乙應當繼承的遺產(chǎn)份額。因此B選項正確。
C、D選項,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遺產(chǎn)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本題中丙可以繼承李小的遺產(chǎn),但是李小先于李大發(fā)生死亡,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最新規(guī)定,李小的子女可以代位繼承李大的財產(chǎn),但是甲、乙都已經(jīng)先于李大死亡,因此,只有丙可以繼承李大遺產(chǎn)。因此C選項正確,D選項錯誤。綜上,故本題答案為ABC。
2.(單選)中秋節(jié)期間,甲夫婦一家?guī)е?歲的孩子逛商場,乘坐電梯期間,電梯旁邊沒有顯著安全提示和標語,甲夫婦二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商品上,孩子用手抓電梯運行底部毛刷,被電梯夾傷,關于孩子的損害責任由誰承擔( )。
A.甲夫婦承擔全部責任
B.商場承擔全部責任
C.商場和甲夫婦均承擔責任
D.商場不承擔責任
【答案】C。
【解析】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jīng)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jīng)營者、管理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經(jīng)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經(jīng)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承擔補充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本題中,甲夫婦屬于孩子監(jiān)護人,沒有盡到監(jiān)護責任應該對孩子損害承擔監(jiān)護人責任,而商場在電梯旁邊沒有盡顯著提示義務,導致孩子夾傷應當承擔安全保障義務責任。故本題答案為C。
3.(單選)國慶期間,甲家族聚會,期間喝了大量的酒,回家之后發(fā)現(xiàn)妻子突然昏迷不醒,于是急忙撥打120救助,但是此地非常偏僻,地勢崎嶇,甲為了能夠及時救助妻子性命,駕駛車輛送妻子去醫(yī)院,在去醫(yī)院的路上被交警查獲,經(jīng)檢測甲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125毫克。關于甲行為認定說法正確的是( )。
A.甲行為構成危險駕駛罪
B.甲行為不構成犯罪
C.甲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
D.甲行為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答案】B。
【解析】A選項,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并處罰金:(一)追逐競駛,情節(jié)惡劣的;(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三)從事校車業(yè)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guī)定時速行駛的;(四)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guī)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本題中,甲的行為盡管是處于醉酒狀態(tài)下駕駛機動車,但處于緊急情況下為了救助妻子的生命情形下駕駛機動車,不構成危險駕駛罪。因此A選項錯誤。
B選項,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一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第一款中關于避免本人危險的規(guī)定,不適用于職務上、業(yè)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本題中,甲在情急之下,采取保全較大利益損害較小利益。符合緊急避險,不構成犯罪。因此B選項正確。
C選項,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甲醉酒駕駛機動車并未出現(xiàn)危害結果。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因此C選項錯誤。
D選項,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zhì)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危害不特定主體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本題中不存在危害不特定主體安全情形。因此D選項錯誤
綜上,故本題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