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精99精产国高潮|国产视频一二区|中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福利在线第一页高清区无码在线

banner_ad_1
事業(yè)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下)
2022-01-07 06:30
來源:政華教育

事業(yè)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下)

在上期文章中幫助大家梳理了秦朝到唐末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今天繼續(xù)來總結梳理唐末以后的重要農民起義。

一、北宋末年——方臘起義

北宋末年宋徽宗為貪圖享樂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民不聊生,方臘趁機把人民組織起來對抗北宋政府。宣和三年,方臘及其妻、子等三十多人被俘。方臘被俘后,義軍各部繼續(xù)轉戰(zhàn)浙東各地。方臘的揭竿而起,動搖了大宋王朝。這場戰(zhàn)亂給江浙帶來了重大損失,宋朝的經濟命脈被切斷,富庶的江浙一帶千瘡百孔,本就被冗兵拖累的大宋國庫更是雪上加霜,為五年后的靖康之亂埋下了伏筆。方臘起義也成為《水滸傳》的歷史來源。

二、元朝末年——紅巾軍起義

元朝后期,以蒙古族貴族為主的統(tǒng)治階級,對各族特別是漢族人民的掠奪和奴役十分殘酷。他們瘋狂地兼并土地,把廣闊的良田變?yōu)槟翀?,農民失去土地淪為奴婢。官府橫征暴斂,苛捐雜稅名目繁多,全國稅額比元初增加20倍,政府財政入不敷出,濫發(fā)貨幣,禍國殃民。加上黃河連年失修,多次決口。許多農民揭竿而起,最初由白蓮教組織起義軍,因起義軍頭裹紅巾,故稱“紅巾軍”,又因其燒香聚眾,亦稱“香軍”,后各地農民效仿成為多股勢力。

原屬紅巾軍的朱元璋獨樹旗幟,1368年正月,在南京稱帝,建元洪武,國號大明。

三、明朝末年——李自成起義

明朝天啟、崇禎年間,陜北連年旱荒,農民紛起暴動。李自成在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針對明朝地權集中與賦稅繁重的情況,提出“均田免賦”口號,獲得廣大農民的歡迎,部隊發(fā)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農民戰(zhàn)爭中的主力軍。

1643年(崇禎十六年)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外擊敗李自成。1645年5月17日在通城因勞累過度熟睡,遭山民誤當賊打死。

四、清朝末年——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

1.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間,由洪秀全、楊秀清等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fā)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tǒng)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zhàn)爭,是19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一場大規(guī)模反清運動。1864年,隨著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南京)的陷落,標志著運動失敗。其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把農民平均主義思想發(fā)展到了頂峰,有力地打擊了清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和外國的侵略,促進了封建社會的崩潰,阻止了中國殖民化的進程,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極其重要的一頁。

2.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運動是指19世紀末中國發(fā)生的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農民運動。義和團運動的領導是農民階級,基本群眾是農民和小手工業(yè)者。最初,他們是以“反清復明”為宗旨,屢遭清政府的鎮(zhèn)壓。在嚴重的民族危機面前,義和團把斗爭的矛頭直指帝國主義,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由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為了躲開義和團運動打擊鋒芒,被迫采取假宣戰(zhàn),真投降的欺騙手法,對外投降帝國主義,對內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使義和團處于內外夾攻的境地。在國內外敵人的夾擊下遭到了失敗。

以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為例可以發(fā)現(xiàn),文史常識部分實際上難度并不高,多數(shù)是以識記性題目為主,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大家可以按時間順序或特點等方式進行整理辨析。

微信
QQ
公眾號
微博
聯(lián)系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