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知識】公安機關關于“強制傳喚”“辦理盜竊治安案件”實務匯總
公安民警實施“強制傳喚”實務歸納
強制傳喚是公安機關針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被傳喚人適用的行政強制措施,實踐中較為常用,現將“強制傳喚”的主要依據和實務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匯總整理如下,僅供學習參考。
一、實施“強制傳喚”的主要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八十二條
需要傳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接受調查的,經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準,使用傳喚證傳喚。對現場發(fā)現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詢問筆錄中注明。
公安機關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告知被傳喚人。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人,可以強制傳喚。
《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五十九條
對涉嫌違反出境入境管理的人員,可以當場盤問;經當場盤問,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繼續(xù)盤問:
(一)有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
(二)有協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
(三)外國人有非法居留、非法就業(yè)嫌疑的;
(四)有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破壞社會公共秩序或者從事其他違法犯罪活動嫌疑的。
當場盤問和繼續(xù)盤問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需要傳喚涉嫌違反出境入境管理的人員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六十七條
需要傳喚違法嫌疑人接受調查的,經公安派出所、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辦案部門或者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負責人批準,使用傳喚證傳喚。對現場發(fā)現的違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經出示人民警察證,可以口頭傳喚,并在詢問筆錄中注明違法嫌疑人到案經過、到案時間和離開時間。
單位違反公安行政管理規(guī)定,需要傳喚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適用前款規(guī)定。
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違反治安管理、出境入境管理的嫌疑人以及法律規(guī)定可以強制傳喚的其他違法嫌疑人,經公安派出所、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辦案部門或者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強制傳喚。強制傳喚時,可以依法使用手銬、警繩等約束性警械。
公安機關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告知被傳喚人,并通知其家屬。公安機關通知被傳喚人家屬適用本規(guī)定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guī)定。
二、實務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強制傳喚”的適用條件?
強制傳喚是針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被傳喚人適用的行政強制措施。違法嫌疑人提出的理由是否正當,實踐中可由辦案民警根據案件的情節(jié)、性質和一般的社會常識以及違法嫌疑人的不同情況判定。
2、“強制傳喚”的范圍?
截至目前,僅有《治安管理處罰法》《出境入境管理法》對于公安機關實施“強制傳喚”有明確規(guī)定,故公安機關辦理其他類行政案件,不得實施“強制傳喚”。
3、“強制傳喚”的審批權限?
“強制傳喚”應經公安派出所、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辦案部門或者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負責人批準。
4、緊急情況下當場實施“強制傳喚”,如何履行審批手續(xù)?
緊急情況下當場實施“強制傳喚”的,辦案人民警察應當在返回單位后立即報告,并補辦批準手續(xù)。審批時可以使用書面審批文書,也可以由負責人在附卷的相關文書材料首頁的右上角簽批。
5、實施“強制傳喚”,如何對當事人履行告知?
實施“強制傳喚”,應當場告知當事人采取“強制傳喚”的理由、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救濟途徑。
6、實施“強制傳喚”,如何通知家屬?
實施“強制傳喚”,應當當場告知當事人家屬實施“強制傳喚”的公安機關、理由、地點和期限;無法當場告知的,應當在實施“強制傳喚”后立即通過電話、短信、傳真等方式通知;身份不明、拒不提供家屬聯系方式或者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導致無法通知的,可以不予通知。告知、通知家屬情況或者無法通知家屬的原因應當在詢問筆錄中注明。
7、實施“強制傳喚”,是否必須制作現場筆錄?
(1)根據《行政強制法》《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要求,實施“強制傳喚”的行政強制措施,應制作現場筆錄,由當事人和辦案人民警察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拒絕的,在筆錄中注明。
(2)勘驗、檢查時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制作勘驗、檢查筆錄的,不再制作現場筆錄。
(3)實施“強制傳喚”的全程錄音錄像,能夠體現“當場告知當事人采取強制傳喚的理由、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救濟途徑”的,可以替代書面現場筆錄,但應當對視聽資料的關鍵內容和相應時間段等作文字說明。
8、實施“強制傳喚”,可否使用手銬、警繩等約束性警械?
強制傳喚時,可以依法使用手銬、警繩等約束性警械。
公安機關辦理盜竊治安案件實務匯總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1、如何認定本行為的“情節(jié)較重”?
本行為的“情節(jié)嚴重”,是指盜竊的數額接近犯罪的標準,或者屢教不改的行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裁量意見》,在執(zhí)法實踐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情節(jié)較重”:
(1)盜竊財物價值達到有關司法解釋認定構成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guī)定的“數額較大”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2)盜竊防災、救災、救濟等特定財物的;
(3)在醫(yī)院盜竊病人或者其親友財物的;
(4)采用破壞性手段盜竊的;
(5)組織、控制未成年人、殘疾人、孕婦或者哺乳期婦女盜竊的;
(6)其他情節(jié)較重的情形。
2、偷拿家庭成員或者近親屬的財物,數額較小的,如何定性?
偷拿家庭成員或者近親屬的財物,尚不夠刑事處罰,獲得諒解的,可不按盜竊處理;確有予以治安管理處罰必要的,酌情從寬。
3、以牟利為目的,盜接他人通信線路、復制他人電信碼號或者明知是盜接、復制的電信設備、設施而使用,數額較小的,如何定性?
以牟利為目的,盜接他人通信線路、復制他人電信碼號或者明知是盜接、復制的電信設備、設施而使用,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可以違反治安管理的盜竊行為定性處罰。
盜接他人通信線路,是指以牟利為目的,未經權利人的許可,采取秘密的方法連接他人的通信線路,無償使用或者轉給他人使用的行為;復制他人電信碼號,是指以牟利為目的,取得他人的電信碼號后,非法加以復制并無償使用或者非法出租、出借、轉讓的行為。
電信碼號,包括電話、磁卡、長途電話賬號和移動通信碼號,如移動電話碼號的出廠號碼、電話號碼、用戶密碼。
4、盜用他人公共信息網絡上網賬號、密碼上網,造成他人電信資費損失的,如何定性?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的規(guī)定,
盜用他人公共信息網絡上網賬號、密碼上網,造成他人電信資費損失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對實施上述行為,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可以認定為盜竊行為,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5、如何區(qū)分本行為與《刑法》第264條規(guī)定的盜竊罪的界限?
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行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
數額較大,是指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
多次盜竊,二年內盜竊三次以上。
入戶盜竊,是指非法進入供他人家庭生活,與外界相對隔離的住所盜竊。
攜帶兇器盜竊,是指攜帶槍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國家禁止個人攜帶的器械盜竊,或者為了實施違法犯罪攜帶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盜竊。
扒竊,是指在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盜竊他人隨身攜帶的財物。
其中,盜竊公司財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數額較大”的標準可以按照1000元至3000元以上標準的百分之五十確定:
(1)曾因盜竊受過刑事處罰的;
(2)一年內曾因盜竊受過行政處罰的;
(3)組織、控制未成年人盜竊的;
(4)自然災害、事故災害、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fā)事件期間,在事件發(fā)生地盜竊的;
(5)盜竊殘疾人、孤寡老人、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6)在醫(yī)院盜竊病人或者其親友財物的;
(7)盜竊救災、搶險、防汛、優(yōu)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的;
(8)因盜竊造成嚴重后果的。
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行為人認罪、悔罪,退贓、退賠,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情節(jié)輕微的,可以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必要時,由有關部門予以行政處罰:
(1)具有法定從寬處罰情節(jié)的;
(2)沒有參與分贓或者獲贓較少且不是主犯的;
(3)被害人諒解的;
(4)其他情節(jié)輕微、危害不大的。
6、如何計算被盜物品的數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條的規(guī)定,盜竊的數額,按照下列方法認定:
(1)被盜財物有有效價格證明的,根據有效價格證明認定;無有效價格證明,或者根據價格證明認定盜竊數額明顯不合理的,應當按照有關規(guī)定委托估價機構估價;
(2)盜竊外幣的,按照盜竊時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或者中國人民銀行授權機構公布的人民幣對該貨幣的中間價折合成人民幣計算;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或者中國人民銀行授權機構未公布匯率中間價的外幣,按照盜竊時境內銀行人民幣對該貨幣的中間價折算成人民幣,或者該貨幣在境內銀行、國際外匯市場對美元匯率,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進行套算;
(3)盜竊電力、燃氣、自來水等財物,盜竊數量能夠查實的,按照查實的數量計算盜竊數額;盜竊數量無法查實的,以盜竊前六個月月均正常用量減去盜竊后計量儀表顯示的月均用量推算盜竊數額;盜竊前正常使用不足六個月的,按照正常使用期間的月均用量減去盜竊后計量儀表顯示的月均用量推算盜竊數額;
(4)明知是盜接他人通信線路、復制他人電信碼號的電信設備、設施而使用的,按照合法用戶為其支付的費用認定盜竊數額;無法直接確認的,以合法用戶的電信設備、設施被盜接、復制后的月繳費額減去被盜接、復制前六個月的月均電話費推算盜竊數額;合法用戶使用電信設備、設施不足六個月的,按照實際使用的月均電話費推算盜竊數額;
(5)盜接他人通信線路、復制他人電信碼號出售的,按照銷贓數額認定盜竊數額。盜竊行為給失主造成的損失大于盜竊數額的,損失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jié)考慮。
根據《解釋》第5條,盜竊有價支付憑證、有價證券、有價票證的,按照下列方法認定盜竊數額:
(1)盜竊不記名、不掛失的有價支付憑證、有價證券、有價票證的,應當按票面數額和盜竊時應得的孳息、獎金或者獎品等可得收益一并計算盜竊數額;
(2)盜竊記名的有價支付憑證、有價證券、有價票證,已經兌現的,按照兌現部分的財物價值計算盜竊數額;沒有兌現,但失主無法通過掛失、補領、補辦手續(xù)等方式避免損失的,按照給失主造成的實際損失計算盜竊數額。
根據《解釋》第9條,盜竊國有館藏一般文物的,應當認定為“數額較大”。
7、對盜竊預備、未遂行為如何處理?
根據《公安機關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問題的解釋(二)》第2條的規(guī)定,
盜竊預備,如為實施盜竊行為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不予處罰。對行為人已經著手實施盜竊行為,但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尚未構成犯罪的,可以認定為違反治安管理的盜竊行為,但應當從輕處罰、減輕處罰或者不予處罰。
8、企業(yè)職工實施職務侵占行為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是否可以違反治安管理的盜竊行為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對于企業(yè)職工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占本單位財物,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公安機關不能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但是,如果行為人不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而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條件秘密將本單位的財物占為己有,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則可以認定為盜竊行為。
所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職責范圍內的、對單位財物具有主管、管理或者經手等權限。
9、盜竊財物的價值是否都必須進行價格鑒證?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九十三條的規(guī)定,
涉案物品價值不明或者難以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委托價格鑒證機構估價。根據當事人提供的購買發(fā)票等票據能夠認定價值的涉案物品,或者價值明顯不夠刑事立案標準的涉案物品,公安機關可以不進行價格鑒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