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web/img/banner_ad_1.jpg)
事業(yè)單位公共基礎(chǔ)知識:談?wù)勊拇竺麡?/span>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縣府,都喜歡修建樓閣。中國古代的樓閣,或用來紀念大事、或用來宣揚政績、或用來鎮(zhèn)妖伏魔、或用來求神拜佛,其中四大名樓較為出名,他們分別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山西運城的鸛雀樓、湖南岳陽的岳陽樓。
1.江西南昌滕王閣
唐永徽四年(653年),滕王李元嬰任江南洪州都督,于洪州建閣,因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為滕王,故閣以“滕王”一名冠名之?,F(xiàn)存建筑為1985年重建景觀。與湖南岳陽的岳陽樓、湖北武漢黃鶴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世稱“西江第一樓”。因初唐詩人王勃所作《滕王閣序》而聞名于世。
2.黃鶴樓
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吳大帝孫權(quán)修筑夏口城,于城西南角黃鵠磯建軍事樓一座,用于瞭望守戍,即黃鶴樓。唐開元十一年(723年),詩人崔顥作《黃鶴樓》七律詩,黃鶴樓因此又有“崔氏樓”之稱,歷代屢加重修,現(xiàn)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shè)計,重建于1985年。自古有“天下絕景”之美譽,與晴川閣、古琴臺并稱為“武漢三大名勝”,與湖南岳陽的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世稱"天下江山第一樓"。
3.鸛雀樓
北周時,宇文護為了鎮(zhèn)守蒲州,在蒲州西面的黃河?xùn)|岸建造了一座戍樓,作軍事瞭望之用,這便是后世所稱的鸛雀樓。鸛雀樓初時因其視野開闊,登上樓頂則有凌空而小天下之感,故名云棲樓。又因黃河流域有一種嘴尖腿長,毛灰白色,似“鸛雀”的鳥經(jīng)常成群棲息于高樓上,后稱鸛雀樓。在金元光元年(1222年)遭大火焚毀,1997年12月,鸛雀樓重修。鸛雀樓總高度達73.9米,是四大名樓中最高的一座,同時也是國內(nèi)唯一采用唐代彩畫藝術(shù)恢復(fù)的唐代建筑。
4.岳陽樓
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岳陽樓為東漢末年橫江將軍魯肅始建的“閱軍樓”。西晉時期,稱魯肅閱軍樓為“巴陵城樓”。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詩人顏延之路經(jīng)巴陵,作《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詩,詩中有“清氛霽岳陽”之句,“岳陽”之名首次見于詩文。中唐(766年~835年)時期,詩仙李白賦詩后定名“岳陽樓”?,F(xiàn)存建筑沿襲清光緒六年(1880年)重建時的形制與格局;因北宋滕宗諒重修岳陽樓,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陽樓記》使得岳陽樓著稱于世。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古代四大名樓之一,世稱"天下第一樓"。岳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是中國僅存的盔頂結(jié)構(gòu)的古建筑,獨特的盔頂結(jié)構(gòu)體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及能工巧匠的精巧設(shè)計技能。
在考試當(dāng)中,四大名樓的考查方式大概有兩種:一種是表述類的判斷題,題干一般會直接問關(guān)于四大名樓的說法正確或者錯誤的是;另外一種考查方式就是聯(lián)系古人的名詩來考查,題干一般會問詩句與建筑對應(yīng)正確或者錯誤的是。所以學(xué)生在學(xué)習(xí)過程中不僅要掌握關(guān)于四大名樓本身的知識,還要掌握與此相關(guān)的詩句。
![](/web/img/vxjn.jpg)
![](/web/img/vxzq.jpg)
![](/web/img/qqjn.jpg)
![](/web/img/qqzq.jpg)
![](/web/img/gzh.jpg)
![](/web/img/wbzq.png)
![](/web/img/wbzz.png)
![](/web/img/dh1.png)
![](/web/img/dh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