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之巧解排序題
三步走巧解行測排序題,從“理還亂”到“理不亂”
備考行測的考生對句子排序這類題型并不陌生,但是很多考生卻并不清楚它的正確解題方法和技巧。在看到排序題時,很多人習慣于用自己邏輯對句子進行排序,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并沒有選項可選,自己越梳理越加混亂;還有一部分考生習慣把每個選項的順序都帶入去讀,到頭卻發(fā)現(xiàn)每個選項好像都有道理,既浪費時間,又不能得到正確答案。那句子排序題到底如何解呢?政華教育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如何在緊迫的時間里三步走應對“理還亂”的句子排序題。
句子排序的正確打開方式其實是利用選項進行排除,來鎖定正確選項。
第一步,抓首句。觀察選項所給出的首句,如果有明顯不能做首句的句子我們可以直接排除,比如:
①出現(xiàn)指代詞且指代不明的句子:這、這些、那些、這種、此、其等;
②關聯(lián)詞后件引導的句子:“所以”、“然而”、“因此”、“但是”、“而且”、“也”、“即”等的句子;
③具體分析、描述性句子。
第二步,抓標志。觀察剩余選項的差異,通過標志詞判斷前后捆綁的句子,排除一定的選項。
①關聯(lián)詞,如轉(zhuǎn)折詞“但是”,轉(zhuǎn)折詞引導的句子與前一句形成轉(zhuǎn)折關系,進行捆綁;
②指代詞,往前尋找指代對象,進行捆綁;
③重復詞,話題一直,可進行捆綁;
④順序詞,按時間順序確定句與句之間的先后順序,進行錯誤選型的排出;
⑤總結(jié)詞,因此、所以、總之等(總結(jié)詞常位于句末)。
第三步,抓思路。如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我們通過一個例題來感受一下句子排序的解題思路。
例題:①在遼闊的關東大地,三大怪之一是姑娘叼個大煙袋,舊時老一些的女人都是略有一支兩支的
②另外,一支煙袋往出一伸,往往把家里上下或祖上的繁華氣派也一并展覽
③大煙袋中間為柄,柄須中空,一頭上裝煙的鍋子,這鍋子比銅錢大得多,另一頭是煙嘴
④這煙袋還有一用,就是用來打小孩,小孩不聽話,即使那祖母本來坐得有幾尺遠,也能伸出煙袋打到
⑤在上一個年代里生活的女人,也未必是人人都愛煙袋,也許只是風氣使然
⑥此地煙袋特指裝了煙的長柄器具,而非男人們隨身攜煙之口袋,有一尺或者兩尺多長,拇指頭粗細
上面6個句子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
A.⑤①③⑥④② B.④③⑥①⑤②
C.①⑥③⑤②④ D.③⑥⑤④②①
【答案】C【解析】第一步,抓首句。觀察選項,首句分別為①③④⑤,④句中出現(xiàn)了指示代詞“這”,說明其前面應存在該詞所指向的內(nèi)容,而且由“還有一用”可知,前面必定已經(jīng)敘述了煙袋的一種用途,故④句一定不會是首句。由此可以排除B項。第二步,抓標志⑥句“此地”指的是①句中“關東大地”,兩者的順序應為①⑥,且緊密相連。由此可以排除A、D。因此,答案就出來了,為C。整個解題過程是簡單清晰的。
總的來說,對于句子排序題,大家要先從選項入手,邊看選項邊排除。即從選項的首句入手,并結(jié)合標志詞和行文結(jié)構(gòu)確定先后順序,從而更快更精準地解題。相信大家已經(jīng)掌握了基本方法,那么在接下來的備考過程中要加以應用,能更輕松地解答此類題目。
淺談行測排序題:什么樣的句子要“連排座”
行測言語理解中的排序題難度大,正確率較低,很多小伙伴喜歡在做題的時候靠神奇的第六感,把每個句子讀一遍“感覺”得這通順就直接把兩句連在一起了,顯然幸運女神不會一直眷顧你,靠第六感的做法可能不太合適,因此排序題成為許多小伙伴在考試中的“棄子”,但其實排序題中也有一些“小技巧”,掌握其中一二會發(fā)現(xiàn)其實排序題目沒有那么難。
在解決排序題時首先要從選項類型和選項首句入手,明確了對首句的要求,接下來就是要抓句中的標志,合并同類語句,進行局部排序。那么句子中有哪些標志詞呢?
例1:巧用同話題的句子。
①它們每天在血管中游蕩,到處尋找安身之所
②這么多的膽固醇沒有用武之地,它們能到哪去呢
③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例如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實在太高,它抵擋不住了,膽固醇就會慢慢突破血管內(nèi)皮防線,沉積在內(nèi)皮下方
④血管內(nèi)壁是一層薄薄的細胞,叫做血管內(nèi)皮,正常情況下,它會阻攔膽固醇進入到血管內(nèi)皮下方
⑤于是它們盯上了血管內(nèi)壁
上面5個句子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
A.④③②①⑤
B.②①⑤④③
C.④⑤③②①
D.②①④③⑤
【答案】B【解析】這道題特別容易選錯。觀察首選項②和④,很多同學看到②中有指代詞就直接排除了,但是要注意這里的指代詞是指代明確的,可以做首句。②中講的是膽固醇,④講的話題是血管內(nèi)壁和膽固醇。②和④并沒有不適合做首項的句子,暫時保留。除了④之外只有⑤與血管內(nèi)壁有關,根據(jù)同類話題歸類的選擇,④⑤應該相連,并且⑤引出血管內(nèi)壁話題,④介紹血管內(nèi)壁作用,排序應該為⑤④,所以確定答案為B。
例2:巧用代詞
①內(nèi)圣外王:中國古代倫理思想中的一種理想人格
②其具體內(nèi)容隨學派而異
③語出《莊子·天下》篇
④意為內(nèi)修圣王之德,外施王者之政或外務社會事功
⑤成為中國歷代士人與知識分子人生追求的理想目標
⑥以儒家內(nèi)圣外王為主的理想人格,對中國社會的政治、倫理、哲學、文化產(chǎn)生深遠影響將
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
A.①④③②⑥⑤ B.①②④③⑥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④②③⑤⑥
【答案】A【解析】選項均以①做首句,可以明確①句為首句??梢钥吹舰谥杏写~“其”,通過閱讀發(fā)現(xiàn),“其”指代的僅能是《莊子·天下》這本書,所以直接把③②相連即可。此時發(fā)現(xiàn)只有A項符合。
小伙伴們在做排序題時,千萬不要漫無目的地讀,要找到句子中的標志詞。今天主要和小伙伴們?nèi)绾卫猛愒掝}歸類以及代詞讓我們排序題中的句子能夠乖乖地排排坐。
行測句子排序題——首句分析“打好組合拳”
在行測考試中有一類每年“出勤率”都比較高的題型,你別看只考那么零星幾題,但只要考生們一看到它,就會使勁撓頭,嘆一聲,“哎,又來收頭發(fā)了!”。說到這,想必同道中人都猜出來了,這題就是——語句排序題。
近幾年,語句排序成了除數(shù)量關系之外最折磨人的題目,做題耗時相當長,總會遇到花了3分鐘糾結(jié)還做錯的情形,著實讓人郁悶。今天政華教育就來好好分析一下。
想必很多人在做題時候都是用的“首句排除法”,剛聽完一些不適合放首句的知識點后,就去排除選項了。如果遇到些簡單的題,確實能通過首句排除兩三個選項,迅速拔得頭籌??墒牵挥龅诫y題就愣在那,不知所措了。其實,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大家不僅在學習那些不適合放在首句的句子的時候沒有理解透徹,同樣也沒有對那些適合放在首句的句子有基礎的了解。打仗的時候只看到前方怎么行呢?也要時不時了解背后的情況。做排序題,同樣的道理知己知彼才能從多方擊破。
話不多說先給大家來分享一下哪些句子適合放在首句。
1.名人名言的引用。(孔子曾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2.背景。(隨著人類航天事業(yè)的進步,太空探測越來越向深空發(fā)展)
3.觀點。(在中國,自古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字跡就是心跡)
4.下定義。
前面3種大家一般比較熟悉,今天我們重點說說第四種下定義。
當然,關于下定義大家都知道最直接的下定義的方法。例如“大數(shù)據(jù)是一種在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方面規(guī)模大大超出傳統(tǒng)數(shù)據(jù)庫軟件工具能力范圍的數(shù)據(jù)集合”。
但是,還有一種間接下定義的形式你了解嗎?它的基本模型就是:如果說A是B的話那么C是D。舉個例子:“如果把生態(tài)比作是一個燒水壺的話,那么生態(tài)紅線就是水壺里的最高刻度線?!?/span>這樣的間接下定義的方式,我們在日常閱讀的時候并不常見,但是在考試中會時不時考到。如果你能夠提前有這樣的知識儲備,就能夠在考場上一擊制勝。
話不多說,咱們拿題見分曉:
例題:①根據(jù)專業(yè)統(tǒng)計,消費者在每封信件上只會停留短短7秒鐘
②要想消費者從眾多的直郵中拆開你的信件,那你的信封就必須夠獨特,夠有誘惑力
③如果將企業(yè)的直郵銷售看成一個產(chǎn)品,那么信封就是這個產(chǎn)品的包裝
④如果目標顧客連你的信封都不拆開,就別提直郵營銷的成功率了
⑤目標顧客郵箱里天天電話單、朋友寄來的賀卡、銀行賬單、各種企業(yè)目錄等信件源源不斷
將以上5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
A.④①②③⑤ B.③⑤②①④
C.⑤①④③② D.①⑤③②④
【答案】B【解析】很多人在做這道題的時候,看到③、④兩句有如果,那么就覺得說,這是具體論述的句子,所以直接作為不適合首句的項就排除掉了。殊不知③、④兩句差別很大的兩種句子。第③句其實是在下定義告訴我們:信封就是產(chǎn)品的包裝,而第④句實在具體論證:目標顧客關注信封對于直郵營銷的重要性。知道了,這一點之后第③句就應該“沉冤得雪”了吧?
當我們留下了第③句,剩下的兩個選項第⑤句和第①句也就很好處理了,一對比你會發(fā)現(xiàn)第③句和第①句也是不適合放在句首的,因為邏輯上是應該先說信封,然后才會循序漸進說到信封里面的信件。最后就把答案鎖定在了B選項。
這就是從最基本的寫作邏輯上去積累一些不常見的首句特征,從而幫助你快速拿下語句排序題的一個小思路。當然,如果之前有做錯過這道題目,也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能有新的認識。倔強的排序人,就算掉過坑,也要在坑里摸摸寶藏,然后揣兜里繼續(xù)披荊斬棘。
“三步走”解決詩詞排序
在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部分偶爾會出現(xiàn)詩詞鑒賞、詩詞排序等題目,特別是詩詞排序,很多考生碰到此類題都很頭疼,僅憑直覺判定答案,接下來政華教育帶領大家學習一種方法,按三步走破解詩詞排序題。
以一道題為例:
例1:下面四句詩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①三年苦霧巴江水②五更鐘后更回腸③不為離人照屋梁④想像咸池日欲光
A.①③④② B.④②①③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第一步:看韻腳
韻腳指韻文(詩、詞、歌、賦等)句末押韻的字。在絕句里,不押韻的是第三句,第一、二、四句均押韻。
例題中韻腳分別為“水”“腸”“梁”“光”,明顯看出“水”不押韻,可知①句是第三句,據(jù)此可以排除A。
第二步:看平仄
古漢語的聲調(diào)與今天普通話的聲調(diào)并不完全相同,在做題過程中我們將第一聲、第二聲暫定為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暫定為仄聲。一句詩的平仄主要看詩句中的二、四、六字聲調(diào)。
詩句中,有平仄相對和平仄相粘兩大規(guī)則。
平仄相對規(guī)則,即平仄相反,出現(xiàn)在一句和二句,三句和四句中,比如一句為“平仄平”,二句則為“仄平仄”。
平仄相粘規(guī)則,即平仄一致,出現(xiàn)在二句和三句,比如二句為“平仄平”,三句則也為“平仄平”。
例題中,依據(jù)平仄相粘規(guī)則,①句的第二、四、六字分別為“年”“霧”“江”,是“平仄平”,②句第二、四、六字為“平仄平”,故①句前面應為②句,排除C、D。
第三步:看內(nèi)容
通過選項順序進行內(nèi)容上的檢驗。
例題中首句想像太陽初起的動人情景,次句轉(zhuǎn)寫自身盼日出之切,三句寫作者處境艱難及生活艱苦,末句寫陽光偏照引發(fā)作者憤慨,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對光明的渴望,對幸福的追求。亦符合詩文的寫作邏輯。故本題答案為B。
下面給大家一道例題作為練習:
例2:下面四句詩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①輕羅已薄未更衣②銀箏夜久殷勤弄③心怯空房不忍歸④桂魄初生秋露微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答案】D【解析】第一步,看韻腳。絕句里,不押韻的是第二句,第一、三、四句均押韻。可知②是第三句,據(jù)此可以排除B。第二步,依據(jù)平仄相對規(guī)則,②的第二、四、六字分別為“箏”“久”“勤”,是“平仄平”,③句第二、四、六字為“仄平仄”。故②后面應為③句,排除A、C。且此詩前兩句是寫景,寫得頗為悠閑,秋夜微涼,景物凄清;末兩句是寫情,主人公寂寞難寢,殷勤弄箏。亦符合詩文的寫作邏輯。綜合來看,本題答案為D。
政華教育相信通過上述方法,大家能對詩詞排序題有所把握,同時建議大家多多練習同類型的題目,真正做到熟練掌握,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