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公共基礎知識經濟知識:通貨緊縮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當下外部環(huán)境愈加緊張和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疊加,如俄羅斯烏克蘭沖突遠未結束、北溪二號管道被炸致使依賴俄羅斯能源的歐洲能源緊張。我國國內也面臨諸多挑戰(zhàn):如局部仍有疫情反彈,經濟不景氣,就業(yè)形勢嚴峻等等。
當務之急我國當繼續(xù)修煉好“內功”,辦好自己的事,堅持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政府也持續(xù)發(fā)力進行調控我們的經濟現(xiàn)狀。政府通常采用間接方式來調控,這就涉及了我們考試中的重要經濟學考點: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如何影響經濟。
一、知識點分享
當經濟不景氣、消費欲望較低,物價持續(xù)下降,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下,表現(xiàn)為通貨緊縮。相對應的政策如下表;
【思路點撥1.】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
【思路點撥2.】為什么要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
由于經濟不景氣,社會總需求不足,政府必須采取有力手段刺激消費,經濟才會慢慢恢復正常。
首先是減稅,目的是讓大家有錢花,有更多的錢在手里,就會刺激消費欲望。
其次是國家增發(fā)國債,目的是國家向大家借錢幫老百姓花。經濟不景氣大家消費欲望低,國家收攏大家資金,集中力量辦大事,大規(guī)模投資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經濟發(fā)展。當然國債到期后是要還本付息給老百姓的。
其三是增加政府購買,如政府采購商品,國防支出增加,目的也是增加社會總需求。
最后是增加政府轉移性支付,如增加養(yǎng)老金、撫恤金等,目的讓老百姓現(xiàn)在敢花錢。
【思路點撥3.】為什么要采取擴張性貨幣政策(穩(wěn)健的財政政策)
通貨緊縮的原因是央行發(fā)行的紙幣小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量,若央行直接印錢,會讓錢貶值速度加快。所以央行需要降低這三個利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xiàn)率和基準利率,讓市場上的流通的錢變多,以達到“放水”的目的。
公開市場業(yè)務是指央行買賣有價證券,包括國債、股票等。經濟不景氣時央行便買入證券,擴大基礎貨幣供應,直接增加金融機構可用資金的數(shù)量。具有主動性和靈活性的特征。
以上就是在通貨緊縮下,我國采取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則相反,故不再贅述。
二、例題展示
(單選)經濟蕭條時期,為了改善有效需求不足、失業(yè)率上升等情況,國家對經濟采取宏觀調控政策。下列措施符合這一政策的是( )
A.央行出售國債
B.央行提高法定準備金率和貼現(xiàn)率
C.政府增加開支,擴大預算支出規(guī)模
D.央行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提高了貨幣的購買力
【答案】C【解析】在經濟蕭條時,也就是通貨緊縮,政府應采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要增發(fā)國債以吸納資金進行投資,減少稅收,提高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央行應采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通過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降低再貼現(xiàn)率,買入債券,降低利率來增加流通中的貨幣量,故本題答案為C。
三、考察形式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經濟學中的重要考點,注重靈活運用,更多是考察理解類的知識點。這類考點建議考生在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多做題,熟悉命題思路,才能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