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學常識是事業(yè)單位考試中經(jīng)常會涉及到的一個板塊,這一部分通常以間接考查為主,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去作答。在微觀經(jīng)濟學中影響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價格、收入、相關商品價格等。其中,價格是影響需求最主要的因素。但是,生活中還有些商品,比如食鹽,我們對它的需求卻并不會因為價格的上漲或者下跌而發(fā)生明顯的變化,這到底是為什么呢?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分享的微觀經(jīng)濟學中??嫉囊粋€知識點:需求價格彈性。
一、含義
需求的價格彈性衡量的是: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對于該商品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即:需求價格彈性=需求量的變動百分比/價格變動百分比。因此也簡稱為價格彈性或需求彈性。例如:某種商品價格下跌10%后,需求量增加20%,則該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就是2。
二、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
(一)商品的重要性
主要指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對比。如果某種商品是生活必需品,如食鹽,蔬菜、必需藥品等,則該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小或者缺乏彈性。假設食鹽日常價格為2元/袋,即使價格上漲至10元/袋,人們照樣還得買,需求量變化不大;或者食鹽價格下跌至0.2元/袋,人們也不會因此每頓飯就加很多的鹽,所以需求量依然變化不大。如果某種商品是一些非必需的高檔品,如貴重首飾、高檔服裝、汽車等,則該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大或者富有彈性。比如,每當黃金價格下跌的時候,總會出現(xiàn)消費者瘋搶囤積黃金的現(xiàn)象,導致消費者對黃金的需求量大大提高。
(二)時間
一般來說,人們對價格變化調(diào)整的時間越長,需求價格彈性就越大。反之,時間越短,需求價格彈性就越小。比如,假設汽油日常價格為5元/升,現(xiàn)在價格上漲至10元/升。如果消費者正在開車回家的路上發(fā)現(xiàn)車沒油了,即使發(fā)現(xiàn)價格比平常高也依然會買,此時汽油的需求量變動不大。而如果消費者原計劃下周才去自駕旅游,現(xiàn)在油價上漲,可以放棄自駕游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此時汽油的需求量會下降。
(三)商品的替代品數(shù)量
一般來說,一種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替代程度越高,則該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往往越大。反之,一種商品的替代品越少,替代程度越低,該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就越小。比如,我們?nèi)コ匈徺I洗衣粉或洗衣液,發(fā)現(xiàn)洗衣粉價格上漲,則可以選擇購買具有替代功能的洗衣液,這時洗衣粉的需求量會下降。但如果超市里只提供洗衣粉,即使發(fā)現(xiàn)價格上漲也依舊會買,這時洗衣粉的需求量變動不大。
(四)商品的用途
一般來說,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價格彈性越大,反之彈性越小。任何商品的不同用途都有一定的排列順序。如果一種用途廣泛的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會縮減其需求,只購買較少的數(shù)量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上,使需求量減少。隨著價格的降低,消費者會增加購買,將商品越來越多地用于其他用途上。從而使需求量增加。
這就是今天的分享了,現(xiàn)在大家知道為什么對食鹽的需求不會受價格太大影響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