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精99精产国高潮|国产视频一二区|中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福利在线第一页高清区无码在线

banner_ad_1
基層民警面對記者的最佳方式
2021-08-24 08:50
來源:政華教育

基層民警面對記者的最佳方式

如果你是一名巡警或交警,正在執(zhí)行巡邏任務或其他正常勤務,有記者前來,并提出采訪要求……

1.記者詢問你的具體工作職責。

如果記者是想了解值勤民警的工作職責、勤務區(qū)域等不涉及警務機密,且你能夠準確回答的問題,要積極回答記者的提問,體現(xiàn)公安民警的友好與開放心態(tài)。

如果記者想了解你所巡邏區(qū)域的治安特點,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工作體會做簡要介紹,表示很高興通過媒體提示群眾提高防范意識。

2.記者請你配合拍攝一段畫面或一幅照片。

了解對方的意圖,如果是為了反映值勤民警工作的,應給予積極配合,以展示公安民警的良好警容警姿和親民愛民形象。

在拍攝前留意自己的警容是否嚴整,警姿是否挺拔。

問清楚對方的供職單位、姓名、聯(lián)系方式,以備查。

如果記者要求民警擺拍防暴處突模擬鏡頭的,要以自己正在值勤為由拒絕。

3.記者想要了解你剛處理過的一起一般性治安案件或交通事故的具體情況。

可以簡要介紹情況,并準確說出自己處理該案件的法律依據(jù)。

如果記者采訪內容涉及到性質復雜或有爭議的案事件,在沒有得到領導授權、在不掌握該事件答問口徑的情況下,不能隨便接受記者采訪,更不能隨便發(fā)表個人推測??梢悦鞔_告訴記者,自己正在值勤,不能接受采訪。

如果某地發(fā)生一起群體性事件,比如一些上訪群眾聚集封堵黨政機關、要害部位,而你正和同事參與現(xiàn)場處置,有記者來采訪……

1.記者向你了解現(xiàn)場情況及背景。

對于群體性事件,任何公安饑關和公安民警都不得擅自接受記者尤其是境外記者的采訪。對擅自接受采訪或通過其他途徑泄露有關情況的,將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如遇記者采訪,可不予理會,或說:我正在工作,不接受采訪。

2.記者向情緒激憤的上訪群眾了解情況。

不要當眾強行阻止記者,如有必要,可以態(tài)度溫和地將記者引至一旁,建議對方此時不要采訪,以免引起群眾更大對立情緒,不利于事態(tài)的處理。

如果記者不聽從勸告,審核他的記者證,并將名字、證件號碼記錄下來。同時,請示領導盡快建立或擴大警戒區(qū)域,隔開記者與上訪者。

如果對方是外國記者,可以將情況報告給現(xiàn)場領導,由領導指派有一定身份的人士提醒上訪群眾,要注意維護國家形象,人民內部矛盾政府會妥善處理,提醒群眾不要故意擴散影響,致使問題無端擴大化,反而會妨礙事情的處理。

同時,將外國記者到現(xiàn)場采訪的消息盡快上報市級公安機關新聞辦、出入境管理部門和政府外事辦,請求他們到場配合工作。

3.記者拍攝了民警維持秩序、依法將上訪群眾帶離現(xiàn)場的照片、錄像。

如果記者沒有違規(guī)進入警戒區(qū)拍攝,那他應該享有采訪和攝影、錄像的自由。警方可以密切關注,一般不宜直接干涉。

國內記者受紀律約束,很少主動采訪群體性事件;但國外記者對群體性事件會趨之若騖。所以,在處理群體性事件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和群體性事件中的當事群眾發(fā)生沖突,更不能粗暴執(zhí)法。要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可能被外國記者記錄在案,也可能成為他們攻擊中國的口實。

在強行帶離上訪群眾、預計有可能發(fā)生較為激烈的沖突之前,應擴大警戒區(qū),實施某一路段的交通管制,驅散所有圍觀人員。

4.記者強行進入警戒區(qū)進行采訪。

勸告對方立即到警戒線外采訪。

如果對方不聽勸阻,經(jīng)請示現(xiàn)場指揮員同意后,可以采取暫時扣留記者證的方式,將記者帶到警戒線外,立即歸還其記者證。 

注意工作策略?,F(xiàn)場指揮部的某位成員可以接觸記者,表示愿意接受采訪,將記者帶到遠離現(xiàn)場的某一處所。簡要介紹該事件的有關情況和政府的態(tài)度。 

任何一個國家都可能會出現(xiàn)群體性事件,出現(xiàn)群眾與政府或組織間的對抗。所以,發(fā)生群體性事件后不要過于緊張。畢竟,公安民警只是負責維持現(xiàn)場秩序,并不是群體性事件中的矛盾一方,所以,不要和群眾發(fā)生激烈沖突,不要讓群體性事件再轉化為警民沖突事件。

更不要和記者發(fā)生肢體沖突!對于一些別有用心的記者來說,他們巴不得你被激怒,巴不得你對他采取什么強硬措施,以便獲取連續(xù)炒作的素材,所以,千萬不要上當。

某地發(fā)生一起重大災難性事件,傷亡人數(shù)較多,事件背景復雜,各路媒體蜂擁而至,你作為一名參加事件處置的民警,難免被記者追問……

1.記者詢問事件性質、死傷人數(shù)、現(xiàn)場搶救情況。

此類突發(fā)事件的性質、原因、后果等一時難以全部澄清,突發(fā)事件的社會影響又比較大,所以,突發(fā)事件的新聞發(fā)布要根據(jù)事權原則,由市級公安機關或者由某一級別的政府部門依權發(fā)布,民警個人不得發(fā)表有關該事件的任何說法。

面對記者圍追,可以回答:抱歉,事件還在處理中,詳細情況我并不清楚?;蛘?/span>:我沒有權利回答你的提問。

2.記者向你求證一些道聽途說的信息

最好不說“無可奉告”,這一說法容易給人以掩蓋事實真相的感覺。對于某些明顯離譜的重大謠言,也不能沉默。你的沉默可能會被記者寫成“默認”。也不要轉述這些道聽途說,否則,“小道消息”的新聞源可能就成了你!

可以提醒對方:請不要相信道聽途說,請到事件處置現(xiàn)場指揮部新聞中心(或新聞發(fā)言人辦公室)了解準確情況。

3.記者通過朋友關系找到你,請你“隨便說幾句”。

不要把記者當朋友。不應“私下”向“熟悉的哥們”透露任何內容甚至個人揣測的所謂內幕。你把記者當“朋友”透露的“內部消息”,第二天極有可能會見諸報端,屆時你將有口難辯。

必須嚴格保守秘密。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一些話被媒體披露出去,最安全的方法是不說那些話。如果你說,就要做好你所說的話會被媒體全文引用甚至添油加醋的思想準備。

如果你所在單位發(fā)生一起民警嚴重違法違紀事件,事件引起媒體的關注,記者四處打探消息,你也成了他們的目標……

1.記者不向你詢問細節(jié),只想求證該事件的真?zhèn)?/span>。

在沒有得到授權之前,你不能來證實該事件的真?zhèn)?/span>!

你可以說:抱歉,我沒有權利回答你的問題。 

記?。褐灰悴幌胝f,誰也不能強迫你說。

2.記者己經(jīng)掌握了相當多的真實情況,向你求證當事民警的日常表現(xiàn)。

直接回答:抱歉,我沒有權利回答你的提問。

3.該事件已被媒體披露,但有關組織的調查尚未結束,記者詢問你對此事的看法。

可以這樣表示:請你向新聞發(fā)言人辦公室了解情況。

4.有關調查已經(jīng)結束,責任人將受到嚴肅處理,記者詢問你對此事的看法。

除非得到授權,否則不要發(fā)表個人評論。

如果你正在參與偵辦一起尚未公開的重大或敏感案件,記者為了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對專案組人員采取跟蹤、蹲守等做法,有一天他們和你“相遇”……

1.請你對該案情況“隨便說幾句”。

拒絕??梢哉f:對不起,我沒有什么好介紹的。

2.詢問案件進展到什么程度

拒絕。可以說:請原諒我不能透露任何情況。

3.記者跟蹤追擊

為了獲取新聞信息,記者可能會采取跟蹤方式進行隱秘采訪。對此,民警要謹言慎行,使自己的言談舉止符合民警身價,不要指責、訓斥記者,以免授人以柄,也不要把矛盾上交,以免發(fā)生誤解和歧義,不要說:“我們領導說了,不讓接受采訪”、“別找我們,找領導去”。

4.記者在門前蹲守

明確地告訴他們,他們所采訪的案件非自己權利范圍內的事,請他們聯(lián)系市級公安機關新聞發(fā)言人辦公室。

5.記者因為你拒絕透露情況,惱怒之下對警察進行辱罵。

立即走開。沒必要反擊,否則將落入他的圈套。

高速公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作為交警,你正在處理事故現(xiàn)場,遇記者從這里路過,上前采訪……

1.記者進入事故現(xiàn)場進行拍照、錄像。

設置警戒線,使記者與現(xiàn)場隔離。

以保證交通安全和記者人身安全為由,勸記者盡快離開道路。

2.記者詢問有關事故情況及原因

可以回答:我們正在緊急處理現(xiàn)場,沒有時間介紹事故情況。

如果記者一直等待民警處理完緊急情況后,再要求采訪的,可以簡要告知對方事故情況,如:幾輛車相撞,什么車型,人員傷亡,救治情況等,特別要盡量多地介紹警方采取的積極措施。但不要隨意判定事故原因和責任。

介紹事故情況務必要簡略,重點強調交通安全意識。提醒大家遵守交通法規(guī)。

如果是重特大交通事故,現(xiàn)場民警無權接受采訪,應由新聞發(fā)言人辦公室統(tǒng)一對外發(fā)布消息。

3.記者被攔在警戒線外,但依然進行拍照、錄像

尊重記者的采訪權,不干涉,但要提醒對方注意個人安全,盡快離開。

當?shù)缆钒l(fā)生擁堵后,交警依法實施交通管制過程中,遇有記者采訪……

1.記者詢問交通擁堵的原因和交通管制措施。

記者不是敵人,而是合作的伙伴。出現(xiàn)交通擁堵和實施交通管制,需要群眾了解和配合的,面對記者詢問應該如實告知。

2.交通管制分流現(xiàn)場出現(xiàn)新的擁堵。

如實向記者介紹交管部門正在采取的積極措施。

3.民警疏導交通時司機不配合工作,發(fā)生沖突。

不要讓一次正常的勤務活動發(fā)展為警民沖突!盡快控制局勢,必要時可以更換當事民警,讓其他民警做司機工作,化解矛盾。

如果確實屬于民警言語、行為不當引發(fā)沖突的,當事民警要向司機表示歉意,取得諒解,消除影響。以自己的真誠打動記者。

民警在正常執(zhí)法值勤過程由,可能會遇到執(zhí)法對象是記者的情況……

惡劣天氣情況下高速路實施交通管制時,記者稱想上路了解情況。

向領導報告,請求指示??偟脑瓌t是,依法辦事,靈活掌握。

如果記者的違法行為構不成刑事案件,在法律規(guī)定的自由裁量權之內,可罰可不罰的,不罰;可罰多可罰少的,罰少。懲罰與教育相結合,以教育為主。在實施具體處理措施時,必須有足夠充分的法律依據(jù),并告知對方。

對一些記者要求不記錄在案,根據(jù)規(guī)定又需要記錄在案的,答應替記者保密后,必須記錄在案。

 


微信
QQ
公眾號
微博
聯(lián)系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