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ad_1](/web/img/banner_ad_1.jpg)
常識儲備
1.公務員職業(yè)道德的價值取向:
基礎價值取向――謀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核心價值取向――建立健全責任監(jiān)控機制
根本價值取向――維護社會公正
目標價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
2.公務員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yè)觀:
①世界觀,就是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自覺把人生追求和價值目標融入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奮斗之中。
②權力觀概括起來是兩句話: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
③事業(yè)觀,就是為人民利益不懈奮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懈奮斗。
3.中國古代官德修養(yǎng):
官德修養(yǎng)是通過具體的德目表現(xiàn)出來的,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公畏慎勤、清儉和節(jié)、仁愛寬恕、平明志友、謙正忍敬、直智實達、淡靜藏謹、溫恭讓學等。官箴書是中國古代為官者入仕必讀書。官箴書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為指導,修身立德公正廉明始終被放在了重要位置。最主要的幾部官箴書:一是宋呂本中的《官箴》;二是元張養(yǎng)浩的《三事忠告》;三是清陳宏謀的《五種遺規(guī)》;四是清汪輝祖的《學治臆說》。
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的一個科學命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中國整體社會價值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決定著整個價值體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
5.中國位于北半球,北回歸線穿過南部。
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第4位為美國。約占世界陸地面積的1/15,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6.中國陸上疆界從中朝邊界的鴨綠江起,到中越邊界的北侖河止,長達22000多千米,共有14個陸上鄰國。
7.我國有18000千米長的海岸線,自北向南瀕臨的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韓國、日本、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8.我國陸地地形多種多樣,五種基本類型都有,但以山地33%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區(qū)包括山地、丘陵、崎嶇高原,山區(qū)總面積約占陸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9.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云貴高原是我國的四大高原,它們集中分布在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上。
10.四大盆地: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它們多分布在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盆地中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準噶爾盆地呈不等邊三角形。柴達木盆地是中國地勢最高的盆地,東南多鹽湖沼澤。四川盆地是中國著名的紅土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稱,是中國各大盆地中形態(tài)最典型、緯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此外,吐魯番盆地是中國地勢最低的盆地(最低點艾丁湖-154米)。
11.三大平原:我國地勢平坦、面積遼闊的平原主要分布在第三階梯上,其中,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國的三大平原。
12.島嶼與半島: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分別是我國第一、第二、第三大島。舟山群島、廟島群島、澎湖列島、南海諸島是我國的四大群島。浙江省是我國島嶼分布最多的省。我國的半島自北向南有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雷州半島。
13.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咸水湖,也是全國面積最大的湖泊,東部平原的湖區(qū)有著名的五大淡水湖群,它們是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和巢湖。長江是亞洲第一大河,黃河為亞洲第二大河。我國的河流總長度達226800公里,徑流總量約為26000億立方米,相當于全世界河川徑流總量的6.8%。
14.我國的季風氣候十分顯著,大半個中國都受季風氣候影響。主要有溫帶季風性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還有云南的西雙版納(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控制和太平洋東南季風的影響)等部分地區(qū)的熱帶季風性氣候。另外,中國的西北地區(qū)由于身居內陸,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降水少。而西南地區(qū)是高原山地氣候。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北為溫帶季風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15.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為幾個主要方面:
①季風氣候明顯,冬夏盛行風向有顯著的變化,隨季風的進退,降水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變化。
②大陸性氣候強,影響的范圍廣,冬夏兩季的平均氣溫與同緯度其他國家或地區(qū)有較大差異,冬季氣溫低于同緯度地區(qū),夏季氣溫高于同緯度地區(qū),氣溫年較差大。
③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不僅地處溫帶、亞熱帶、熱帶各種氣候帶,而且由于地形崎嶇,往往在不同范圍內形成不同尺度的氣候差異。
④水熱同期,利于農牧業(yè)生產,但氣候的穩(wěn)定性差,旱澇、低溫、凍害、臺風、冰雹等氣候災害發(fā)生的頻率高,影響范圍廣,防災減災的任務繁重。
16.我國氣候之最:我國最冷的地方在黑龍江的漠河鎮(zhèn);我國最熱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魯番盆地;我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屬臺灣省的火燒寮;我國最干旱的地方當屬新疆、青海的大沙漠了;我國陽光最充足的地方是青海的冷湖。
17.我國位于東半球,地處歐亞大陸東部,面臨太平洋。我國的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國人均占有土地面積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世界排名第120位。因而,總的來說,我國是一個土地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
18.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水害災害頻繁的國家。水資源總量排在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之后,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國的人口眾多,人均年占有量只有2500m3,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排在世界第110位,已經被聯(lián)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據統(tǒng)計,我國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相當于世界水力資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其次為俄羅斯、巴西、美國、加拿大、剛果(金)。
19.我國是礦產資源大國,又是礦產資源小國。從礦產資源總量來看,我國堪稱礦產資源大國,但從人均占有資源量來看,我國卻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僅居世界第80位,如:煤炭人均擁有量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氣人均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因而實際上又是一個資源小國。我國是世界上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素有“稀土王國”之稱,而白云鄂博稀土礦是我國最大的稀土礦,約占全國總儲量的90%以上,約占世界探明礦藏量的72%。從種類上說,我國是唯一一個能夠提供全部17種稀土金屬的國家,特別是軍事用途突出的重稀土,我國占有的份額更多。我國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山西、內蒙古、陜西、河南、山東、河北一帶,以及安徽和江蘇兩省北部,新疆、貴州、云南、黑龍江等省、區(qū)也不少。我國東南沿海各省煤炭資源較少。山西省煤的探明儲量占全國煤探明儲量的1/3,是我國重要的煤炭基地。
20.五大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山西、鄂爾多斯盆地、內蒙古東部地區(qū)、西南地區(qū)和新疆。
21.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約占世界的1/5。以黑龍江省黑河至云南省騰沖一線為界的東南地區(qū),面積411.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占全國的94.4%;西北一側,面積548.3萬平方公里,人口占全國的5.6%。55個少數(shù)民族人口為10449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8.41%。各少數(shù)民族人口數(shù)量相差較大,如我國少數(shù)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壯族有1700萬人,而赫哲族只有4000多人。超過400萬的少數(shù)民族有:壯、滿、回、苗、維吾爾、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22.黨的性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3.黨旗:中國共產黨黨旗為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的紅旗。
24.黨徽: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
25.黨的思想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
26.黨的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
27.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著力培養(yǎng)忠誠干凈擔當?shù)母咚刭|干部,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yōu)秀人才,堅持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取⑷稳宋ㄙt,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28.中國共產黨的性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9.黨的行動指南: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30.黨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1.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實現(xiàn)共產主義。
32.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
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而奮斗。
33.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
34.黨的思想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
35.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著力培養(yǎng)忠誠干凈擔當?shù)母咚刭|干部,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yōu)秀人才,堅持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36.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脫離群眾。
37.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38.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39.“四個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40.“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1.“四個偉大”: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緊密聯(lián)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42.“兩個維護”: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
43.黨治國理政第一位的任務:緊緊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新要求,接力探索,接續(xù)奮斗,讓社會主義在中國展現(xiàn)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
44.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fā)展是我們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45.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
46.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
47.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堅定理想信念。
48.黨的建設的五項基本要求:第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第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第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第四,堅持民主集中制;第五,堅持從嚴管黨治黨。
49.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
50.黨面臨的“四種危險”: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