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面試答題技巧
面試計劃組織個性有技巧,畫龍點“睛”不可少
計劃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是公務員必備的基本素質(zhì),也是必考的重點題型。但在實際答題中,許多考生經(jīng)常出現(xiàn)套路化問題,缺乏個性和新意,影響答題效果。如何提升個性與新意,是我們每個考生應重點關注和突破的難題。下面從四個方面為大家分享。
【例題展示】
某村為了促進當?shù)芈糜谓?jīng)濟的發(fā)展,準備將共享經(jīng)濟理念與農(nóng)場相結合,聯(lián)合推出“共享農(nóng)場”模式。如果你是一名大學村官,主任讓你策劃一個“共享農(nóng)場”方案,你會如何策劃?
【方法指導】
第一,以問題為導向,創(chuàng)新答題思路。在計劃組織題目中,很多考生答題一般都是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進行作答,這樣就會顯得答題千篇一律,沒有個性。我們可以嘗試立足題干,把握審題的問題性,以問題為導向思考,讓答題思路個性化,給考官耳目一新的感覺。例如這道題目中,首先,需要明確,打造農(nóng)場的目的是促進當?shù)芈糜伟l(fā)展,農(nóng)場現(xiàn)有哪些資源可以開發(fā)利用、加工創(chuàng)新,村民的意見和支持力度等,需要收集整合現(xiàn)有資源;其次,什么樣的農(nóng)場能吸引到大家的眼球?大家來到農(nóng)場需要怎樣的體驗?這其實就是方案內(nèi)容和方式的作答。最后,農(nóng)場建好后,如何吸引大家來?這就需要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可以圍繞宣傳方式進行思考。這樣的作答會讓整個作答思路更清晰,重點更突出,個性化呈現(xiàn)。
第二,背景、問題切入,彰顯高度和深度。許多考生開頭表述生硬,沒有高度和新意。我們可以開頭引入背景、問題,彰顯知識性和對當前問題的關注度。如從背景入手,當前面對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全面提出,共享經(jīng)濟理念不斷深入,農(nóng)村在積極轉型發(fā)展,制定“共享農(nóng)場”方案,可以吸引游客,促進我村發(fā)展。如從問題入手,當前在精準扶貧過程中,農(nóng)村發(fā)展仍有不足,發(fā)展模式單一、觀念落后、創(chuàng)新不足等,大大制約農(nóng)村發(fā)展,因此策劃“共享農(nóng)場”方案,可以改進發(fā)展模式,吸引游客參觀,促進我村發(fā)展。
第三,活動內(nèi)容立足當前,與時俱進。許多考生可能會談到,發(fā)展大棚種植、農(nóng)家樂、旅游度假村等等,這樣在內(nèi)容維度上,單一且沒有新意。我們可以立足當前農(nóng)村的發(fā)展實際,結合政府在精準扶貧、鄉(xiāng)村振興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舉措進行內(nèi)容上的創(chuàng)新。例如當前農(nóng)村土地資源閑置或利用率不高,可以圍繞當?shù)仫L俗、文化,因地制宜建立不同主題的農(nóng)家樂、娛樂設施和民宿,閑置的土地改造個性化景觀種植,打造李子柒那樣的田園牧歌式生活場景,也可發(fā)展生態(tài)種植基地等。這些都是我們國家在鄉(xiāng)村發(fā)展中的有益探索,考生答題時結合當前實際,在此基礎上思考、創(chuàng)新。
第四,表述方式清晰自然,符合實際。最后計劃組織題想要贏得高分,除了內(nèi)容上個性靈活,還需要注意表述方式上的個性。一方面,此類題表述條理邏輯要清晰,因此考生要善于運用條理詞和邏輯詞,表述更清晰;另一方面,在語氣、語調(diào)上,找找跟領導匯報工作的那個口吻或感覺,要自然親切,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在重點的部分,語調(diào)上突出強調(diào),精彩呈現(xiàn),吸引考官。
以上幾種方法希望考生認真思考,靈活運用,平時多加練習,邊練邊總結思考,發(fā)散創(chuàng)新思維,熟練運用答題中,最終脫穎而出。
面試技巧:人際交往題目之“開篇破題”
在公務員面試中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是相對容易理解的一類面試題。題目設置以我們工作中各種各樣的場景為原型,但很多同學往往在學習這類題目的思路之后依然不能拿高分,原因在于對題干信息的理解不夠深刻,在開口破題的階段特別套路。在這里,通過一道題目給大家進行展示。
【例題展示】
小張是局辦公室的文秘,新來的局長對小張撰寫的材料不滿意,辦公室主任也批評小張。小張感覺很委屈,因為每次任務都是主任轉達的,自己也是按照主任要求撰寫的。假如你是小張,你會怎么辦?
【常見誤區(qū)】
1.問題認識不深刻。
很多考生習慣在答題的開頭先反思自身問題,但卻沒有結合題干信息深入思考。例如:既然領導批評了我,說明我的本職工作沒有做好,也反映自己能力不足,應該積極反思自己,主動彌補工作失誤。
上述的回答乍一聽很有道理,也能體現(xiàn)出一定的反思意識,但是對問題的認知浮于表面,顯得敷衍套路。
2.抓不準問題,盲目發(fā)散。
更有考生在開口時不結合題目中的關鍵問題,而是圍繞一些邊邊角角進行長篇大論,逐漸游離題目核心。例如:撰寫材料是為了讓新領導能夠更準確地了解單位當前的工作,從而更好地掌握單位目前的情況,也是為了領導下一步布置工作提供參考,因此材料撰寫的質(zhì)量關乎著領導的指導效果,非常重要。
這樣的回答看似個性化,但是忽略了此類題目核心是要解決問題,容易讓考官覺得住抓不住題目重點。
【如何進行開篇破題】
1.找準找全問題。
通過梳理題目信息,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小張面臨三個問題:(1)局長對撰寫的材料不滿意。(2)被主任批評。(3)自己感到委屈。在實際作答過程中,對于這三個問題都要關注到,合理地進行應對。
2.分清主次矛盾。
當然,對于上述三個問題,我們應該分清主次,正因為局長對撰寫的材料不滿意,才導致了被主任批評,以及自己感受到委屈。在接下來的答題中,應當圍繞第一個問題進行重點闡述。比如先反思問題1,再分步驟進行解決。對于次要問題,論述篇幅則不宜過長,簡單解決即可。
3.結合身份作答。
這道題目里“我”的身份是辦公室的文秘,考慮到文秘的主要工作就是撰寫材料,在解決問題1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反思這個問題:作為文秘,撰寫材料是我的本職工作,局長對材料不滿意是由于“我”的撰寫能力不足,或者是“我”依然按照以前領導的要求進行撰寫,沒有及時了解新局長的工作要求。
同樣,相對于題目中的“局長”、“主任”,我的身份是下屬。在解決次要矛盾時,我們可以說:作為下屬,面對局長、主任的不滿和批評,應當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而不是獨自委屈。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此類題目破題的關鍵,便是要弄清核心矛盾沖突,結合題干信息進行深入分析與解決,即“問啥答啥”。
面試技巧:學會思維方式開啟作答新視角
無論是國考,省考,還是事業(yè)單位面試,綜合分析題可以說是必考題。此類題目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以及知識儲備的積累情況,在作答時大部分考生能夠抓住事物本質(zhì),展開透徹地分析,但是在思想上高度認同后,行為上該如何踐行成為了考生們苦惱的問題,經(jīng)常會缺少方向,無處著手,將以往的做法套路使用。今天以一道題目為例,分享兩種思維方式,為大家的面試作答助力。
【例題】
俗話說,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所以我們的干部應該扎根基層,在基層中去磨練自己。對此,你怎么看?
此題的關鍵核心在于準確把握住干部主動扎根基層、經(jīng)受磨練的核心思想,那么當學生們深刻理解之后,如何外化于行,讓考官感受到你的領悟力呢?
思維一:過程拆分。所謂過程拆分其實就是落實過程中圍繞著主題詞,去思考一下實現(xiàn)或踐行主題詞需要的步驟,按照步驟進行拆分。
這道題目落實時圍繞的主題詞是扎根基層、磨練自己。第一步就是扎根基層,最基本的要保證干部的心在基層,愿意扎在基層,所以這就需要干部去樹牢扎根的信念。扎根基層之后干嘛呢?是去磨練自己,也就是第二步。作為練兵場的基層給我們提供成長磨練的機會,所以我們要把握磨煉的機會。在經(jīng)受磨練后的步驟是什么呢?磨練自己將服務能力提升后,要扛起發(fā)展基層的大梁,勇挑基層的重擔。這樣明確了作答方向后,逐一展開,向考官展示如何將根扎緊,扎牢,扎深。
思維二:問題反推。問題反推是圍繞主題詞思考落實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由此反推做法。
比如這道題目,在扎根磨煉的過程中可能因為條件艱苦,產(chǎn)生放棄的念頭,或是將基層當成跳板,鍍金地,所以為了避免此問題,就要堅定信念。也可能因為群眾基礎差,各種不理解,不配合,工作難開展,所以我們要俯身融入,使其信任。抑或是在面對形勢嚴峻、情況復雜的工作時出現(xiàn)推諉扯皮,不敢挑戰(zhàn)的情況,這就需要敢于擔當,擁有敢于較真碰硬的勇氣。這樣通過思考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來反推做法,最終找到落實方向。
面試技巧:綜合分析題如何作答出亮點
公職類面試中綜合分析能力一直都是測評的重點,甚至對于很多地區(qū)的考試來說是一道必考題。很多考生在一定時間的學習后覺得此類題目不難作答,只要先表明自己對此事的態(tài)度,再進行分析即可。但當前考官對這種模板化、缺乏針對性和新意的答題逐漸反感,實際考試中此類考生面試得分并不高。所以在此,給大家來分享幾個關于綜合分析題答出亮點、答出高分的訣竅。
避免開頭內(nèi)容套路化
目前在答綜合分析題目時,考生們大多都會以我覺得這是對的,是錯的等簡單直接的評判作為開頭。但是對于任何題目只通過這種話來表述自己的觀點或看法會顯得自己對于題目的理解較為膚淺片面。
在開頭時除了簡單的表明對于事情的價值判斷之外,還可以采用對于事情的背景分析,或是點明事情本質(zhì),甚至從自己的主觀感受的角度來進行表述。如,對于陀螺干部的看法,考生在作答時只會去談我覺得陀螺干部是不好的來進行開頭,實際上可以從對背景的分析,如:在2020年取得了脫貧攻堅戰(zhàn)的勝利后,有的干部躺在功勞簿上,對過渡期內(nèi)全面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重要性、復雜性認識不足,存在“歇一歇、緩一緩”的思想,因此才會推他才走,不推就不走;還可以點名陀螺干部的本質(zhì),如:“陀螺干部從本質(zhì)上來說就是一種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政治素養(yǎng)不過硬的表現(xiàn),因此我們需要堅決抵制,向這類陀螺干部亮劍?!备梢詮淖约褐饔^感受的角度去說明,如:“說到陀螺干部,我就想到了《人民的名義》里面的孫連城,他就是不貪不腐但也不作為,在看到了這類干部的行為后,我覺得非常的氣憤,因為他們的不作為會大大破壞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span>
做到分析角度多元化
當我們具體向考官進行分析時,如果任何題目都是從影響、原因兩個角度進行闡述這樣就會顯得答題僵化、內(nèi)容同質(zhì)化。
在實際分析時,除了可以從事情的影響、原因等角度進行分析,還可以從事情的背景,當前現(xiàn)狀、存在哪些問題等等角度進行分析。對于分析內(nèi)容應該結合具體的題目,有選擇性、有重點地進行表述,有的題目重點是對于事情影響的分析,有的題目重點是對于原因的分析,有的題目是都要有所側重。因此對于綜合分析類的分析,切記不可角度過于單一套路,在分析時也要根據(jù)題目話題決定分析內(nèi)容的重點。
綜上,廣大考生對綜合分析題要靈活作答,要想答出亮點就需要做到避免開頭內(nèi)容套路化和分析角度多元化這兩方面。